策旺喇布坦
①(?—1705)清代卫拉特蒙古青海和硕特部台吉。号达赖岱青。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固始讦第六子多尔济之子。康熙二十九年(1690)后,袭父爵为青海右翼长。驻牧青海布喀河到柴集河一带。三十六年(1697),进京朝觐康熙帝。四十二年(1703)封多罗郡王。 ②见“策妄阿拉布坦”(2237页)。
①(?—1705)清代卫拉特蒙古青海和硕特部台吉。号达赖岱青。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固始讦第六子多尔济之子。康熙二十九年(1690)后,袭父爵为青海右翼长。驻牧青海布喀河到柴集河一带。三十六年(1697),进京朝觐康熙帝。四十二年(1703)封多罗郡王。 ②见“策妄阿拉布坦”(2237页)。
突厥文碑铭。1889年俄国雅德林采夫在蒙古国鄂尔浑河流域和硕柴达木湖畔发现。碑今仍存原地。为大理石制成,上刻汉文、突厥文碑文。突厥文碑正文60行,刻在大小两块石碑上。小碑一面写13行,应为碑文开头部分
即“岭表录异”(1395页)。
即“大诚庆”(84页)。
清官署名。为中枢机关内阁设立的机构。主要职掌蒙、回、藏等文字的释译。设侍读学士2人、侍读2人、中书16人、帖写中书16人,均由蒙古族充任。凡颁发诰敕、敕赐碑文、匾额、武英殿蒙文书签及各体印文等,皆由其
藏语称“位萨多仁”,意为“拉萨石碑”。位于西藏拉萨大昭寺前。唐长庆三年(吐蕃彝泰丸年,823),吐蕃赞普赤祖德赞建,以纪念长庆元年及二年唐蕃两次会盟。碑身呈方柱形,高4.78米,宽0.95米,厚0.5
佤语音译。解放前云南沧源佤族地区寨与寨之间借地耕种所付的地租。各个村寨都有严格的地界,若某一村寨需要向另一村寨借地(寨公地)耕种时,由借地村寨头人向对方头人提出,并送上若干腊条、茶叶等礼物,得到允许后
西夏职官名称之汉译名。宋代史籍中记载的西夏遣宋使臣的官名。一译作鼎努、丁努、丁拿等。如史载宋庆历五年(1045)二月,西夏派遣使臣丁弩罔聿则赴宋朝贡马驼。后世称“蕃官名号”,其西夏官职品位不详。
书名。元马祖常(1279—1338)撰。15卷。以所居石田山房名集。祖常光州(今河南潢川)人,先世隶汪古部,曾祖月合乃从世祖南征,因家于汴,后徙光州。延祐(1314—1320)中开科举,乡贡、会试皆第
即“兀林答”(108页)。
?—1770清代画家。字天章,一字汉章、天涛,号谷斋,又号菉园、星崖,别号十石居士、太平拙吏、伊祁山人、清在居士。朝鲜族。李氏。汉军正黄旗人。总督李如龙子。官至右通政。少随父至江南,从师王翚,得其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