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

①傣语音译,意为“田”,除泛指水田外,又是旧时西双版纳等傣族地区计算土地面积和交纳官租数额的单位名称。每“”约相当于四分之一市亩。 ②居住在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永宁区和四川省盐源县左所区的纳西族自称。 ③珞巴族部落名。藏族称之为“卡珞”。分布在西藏自治区隆子县三安曲林、塔克新一带。据传与崩如、巴依、玛雅等部落为同一祖先的后裔。内分捷德、基西、哈利、哈非四个氏族。接受藏族的文化影响较深,多数人会讲藏语,畜牧业比较发达。参见“崩如”(2058页)。 ④门巴族用于脱小麦粒的工具。门巴语音译,意为“梳穗器”。用质地坚硬的青杠木制作而成,长135厘米,宽13厘米,高17厘米,方木中央并排装上呈梳齿状的32个夹穗粒铁梳齿,每一铁齿长17厘米,梳齿两端与方木两端距离各50厘米。操作时,1人或数人手抓麦穗秆又摔又拽于铁梳齿间,以此脱麦粒。此为西藏门隅北部地区脱粒器具,与藏族地区的“那布”略似,又有其特色。

猜你喜欢

  • 太延

    北魏世祖太武帝拓跋焘年号。435——440年,凡6年。

  • 男像石座

    西夏石雕。白沙石质,近似正方体。长65、宽67.7、高57厘米。圆雕男性人像,面部浑圆,颧骨高突,粗眉上翘,双目突出,鼻梁短粗,獠牙外露,下颚置于胸前,裸体,肩与头齐,肘部后屈,双手抱膝,下肢屈跪,背

  • 祭山大典

    羌族最隆重的祭祀活动之一。羌族人祭天为最隆重。因祭山时也祭天,故祭山会又称祭天会,或称山神会、塔子会、山王会。为古羌人祭祀山神,祈求保佑人畜兴旺,五谷丰登,林木茂盛,地方太平的大典。一般以村寨为单位举

  • 乌古论栲栳

    即“乌古论镐”(340页)。

  • 青海喀尔喀部

    蒙古部名。清代青海喀尔喀人专称。首领为喀尔喀札萨克图汗部多尔济阿喇布坦伊勒登之裔。初隶青海和硕特部。后以罗卜藏丹津反清,自为一部,别编旗分佐领。授公中札萨克一等台吉。归西宁办事大臣管辖。牧地在青海湖南

  • 茹羯

    唐代奚族将领。文宗大和四年(830)率兵攻唐,为唐将李载义所败,被执。文宗赐冠带,授右骁卫将军。

  • 雄顿·多吉坚赞

    13世纪藏族翻译家。首次将印度檀丁的修辞学名著《诗镜》全文译成藏文。之后,其弟邦译师洛卓丹巴首先以此书讲学,西藏遂开学习《诗镜》之风。继之,藏族学者纷纷注释原文,并结合藏族语言特点,形成自己的修辞学著

  • 天山军使

    官名。开元二年(714)置于西州(今新疆吐鲁番东南高昌古城)。为唐安西都护府所属天山军之长官。辖兵5000、马500及所属各守捉、城、镇驻兵。

  • 完颜承裔

    即“完颜白撒”(1150页)。

  • 弘化长公主

    一作“弘化大长公主”,见“弘化公主”(6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