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

1654—1685

清初著名词家。满洲正黄旗人。纳兰氏。大学士明珠长子。字容若,原名成德,后避东宫嫌名(胤礽),改为性德。自号楞伽山人。自幼刻苦自励、潜心向学,有汉学素养。康熙十年(1671),中顺天乡试举人,受业于徐乾学。十一年,应礼部会试,因疾,未参加殿试。十五年(1676),应殿试,赐进士出身,选授乾清门三等侍卫,再迁一等。曾扈从康熙帝出巡兀喇(即乌拉,今吉林市乌拉街)、塞外,后屡奉使边疆,宣抚诸少数民族。深受康熙帝赏识,屡随帝北征、南巡。轻视仕途,渴求自由。常览山川风物以资博闻,与所游者多江南汉族文人、名士。工于词、诗。其词、诗神秀超逸,不拘形式。写景吟物,直抒胸臆,缠绵婉约,真挚感人。堪称清初词坛奇杰,足与当时享有盛名的汉士人朱彝尊、陈维崧等相媲美。但有的词过于哀伤,这与其终生忧郁寡欢有关。又长书法,喜治印,对书画鉴赏、裱贴、琴法音韵均有修养。晚年潜心佛学、道教,佛老思想兼收并蓄,还喜攻经史,搜求宋元诸家经解,从事经学考据。与徐乾学合辑《通志堂经解》;考订、编辑《大易集义粹言》、《陈氏礼集说补正》;编选《今词初集》、《名家绝句钞》、《全唐诗选》。其作品有《通志堂诗集》、《通志堂文集》、《饮水集》、《渌水亭杂识》等。

猜你喜欢

  • 阿里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阿吉河卫。永乐五年(1407)设,《满洲源流考》作阿鲁卫,并说清代有阿鲁河,在吉林城(今吉林市)西南500余里处。

  • 图瞻

    清朝武官。蒙古镶蓝旗人。初居巴育特地方。后金建国初,率子弟族人归附,努尔哈赤以贝勒女妻之。以其所统人丁分编一牛录,令其管辖。未几,管梅勒章京事。崇德七年(1642),从征明,围锦州,率本固山兵败松山援

  • 阿嘉呼图克图二世

    见“洛桑丹悲坚赞”(1735页)。

  • 湟川郡

    古郡名。北凉析※湟河郡地置。治黄川城,今青海省贵德阿什贡附近或其以西不远之地,以治所名郡。辖地相当今化隆与贵德交界地带。北魏时吐谷浑曾据有此地。后废。

  • 八都

    见“拔都”(1363页)。

  • 摄赛

    明代四川东川军民府女土官。彝族。乌撒女知府※实卜长女。嫁东川土知府姑胜古长男阿发为正妻。翁老夫故,于洪武二十年(1387)袭东川土知府(治今云南会泽县)。次年,以所管部众恃强据乌山路暴动。受责去职。二

  • 东荆州蛮

    南北朝时东荆州地区诸民族的总称。以地名为族称。分布在今河南泌阳东南。北魏景明四年(503),族人樊素安举兵,称帝。正始元年(504),其弟樊秀安亦起事,后为左卫将军李崇等所平。其后裔大多与汉族融合。

  • 丽江古乐

    云南丽江纳西族的古典洞经和皇经乐曲。约产生于明代道教和佛教传入之后。现存的只有洞经会的洞经乐。原用于洞经的经文唱诵,需配以汉文,后来不作唱诵,成为单纯的器乐曲。有“神州”、“华通”两大调,依内容与字句

  • 哈剌嗔

    明代东蒙古右翼部落。亦译作哈喇真、哈刺慎、阿刺嗔、哈刺庆、喀喇沁等。始见于拉施特《史集》,称“合刺赤”。源于中亚草原的游牧部落乌古思人,约形成于7世纪。后迁至阿姆河以南,成为强大部落。到蒙元时期,称“

  • 乞乞仲象

    ?—约697唐代营州(今辽宁朝阳市)地区粟末靺鞨酋长。渤海始祖大祚荣父(一说与大祚荣为一人)。亦称“大舍利乞乞仲象”或“舍利乞乞仲象”。“大舍利”,契丹官名(一说“大”是姓,“舍利”为官名),其子祚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