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维吾尔文

维吾尔文

我国维吾尔族使用的拼音文字。历史上维吾尔族曾使用过突厥文和回鹘文。公元10—11世纪,随着伊斯兰教在中国新疆地区的传播,维吾尔族逐渐放弃了回鹘文而改用阿拉伯字母来拼写自己的语言。最初借用了全部阿拉伯文的28个字母和一些辅助符号,但由于它们不能很好表达维吾尔语的语音特点,后来又从波斯文中借用了4个字母,使其增加到32个字母。本世纪30年代曾对这套字母作了一些改进,取消了不符合维吾尔语语音特点的符号,增加了几个字母,但字母总数仍为32个。50年代,维吾尔族语文工作者在原有文字的基础上再次作了增减,消除了一个字母既表元音又表示辅音的情况,使字母总数比以前减少了两个。60年代初进行文字改革,语文工作者创制了一套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维吾尔新文字方案,并和原有文字并用。后来因推广使用这种新文字的条件还不够成熟,两种文字长期并用也不利于本民族科学、教育和文化的发展,198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面使用维吾尔、哈萨克老文字的决议》的精神,决定停止使用新文字,同时还公布了新的维吾尔文字母表。此表比原来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字母表增加了2个表示元音的字母。有关部门也制定了《现代维吾尔语文学语言正字法》。现行的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维吾尔文共有32个字母。其中8个表示元音,24个表示辅音。字母表中的多数字母根据在词中出现位置的不同,有单写、后连、前后连、前连4种形式。有些字母没有后连和前后连两种形式,只有单写和前连两种形式。原苏联境内的维吾尔人也曾使用过阿拉伯字母,30年代转用拉丁字母,40年代改用以基里尔方母为基础的文字。

猜你喜欢

  • 广慧寺

    召庙名。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境内黄河南岸草原上。博硕克图济农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修建。俗称王爱召,也叫乌哈格尼巴达古拉屹齐庙。明朝赐名广慧寺。建筑规模宏伟、壮观,有汉式大经堂,屋顶为五色琉璃瓦,殿

  • 凤英自题世系碑

    明代云南摩崖石刻。碑名《武定军民府土官知府凤世袭脚色》。刻于今禄劝县掌鸠河畔法宜则持附近悬崖峭壁上。据考证为武定军民府土知府凤英于明弘治十三年(1500),奉命征讨竹子箐、梁王山凯旋后,偕官佐泛舟掌鸠

  • 泰外库勒汗

    见“塔吾克勒汗”(2162页)。

  • 亦怜真

    ①(?—1314)元朝大臣。蒙古克烈氏。湖广行省左丞相※也先不花长子。世祖(1260—1294年在位)时,侍太子真金于东宫,为家令。仁宗(1311—1320年在位)时,拜银青荣禄大夫,累官湖广行省左丞

  • 背篓瑶

    见“布努”(462页)。

  • 苏公塔

    塔名。位于今新疆吐鲁番县城东南。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札萨克郡王苏赉璊为表彰其父额敏和卓功绩而建。塔身塔柱形,高37米,底部直径10米,全部以砖筑成,外砌有各式菱格纹、山纹、水波纹、变体四瓣花纹

  • 九白之贡

    蒙古族历史上最崇高的礼仪。蒙古族自古尚白、崇九。以白色为圣洁、高贵、吉祥的象征,称岁首为“白月”、“白节”,以白色袍靴为最圣洁的服装,白色驼、马、牛、羊为贵重的牲畜;以九为神圣、吉祥、众多、富足的数字

  • 博洛

    1613—1652清初将领。满族,爱新觉罗氏。努尔哈赤孙,饶余敏郡王阿巴泰第三子。天聪九年(1635),随贝勒多铎征明,入宁远、锦州界,牵制明关外兵援山西。崇德元年(1636),以功封固山贝子。前后随

  • 李国昌

    ?—883或887唐末节度使。本姓朱耶(一作朱邪),名赤心,西突厥别部沙陀人。祖籍陇右金城(治今甘肃兰州西北)。阴山府都督、代北行营招抚使※朱耶执宜之子。初袭父职。曾与唐将联兵击回鹘,破石会关,平潞州

  • 王会图

    见“黠戛斯朝贡图”(258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