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柤
见“狄柤”(1104页)。
见“狄柤”(1104页)。
见“仆骨”(318页)。
清代新疆维吾尔族地方官名。又译色依得里尔伯克、色依德尔伯克。维吾尔语。职司巡察街道园林、果木等事务。乾隆二十四年(1759)定为六品。光绪十三年(1887)废。参见“伯克制度”(1091页)。
约712—778或779唐代南诏第五世王。又作阁逻凤、觉乐凤。乌蛮,姓蒙氏。※皮逻阁子。开元二十六年(738),受唐封右领军卫大将军,兼阳瓜州刺史。二十九年(741),加左领军卫大将军。天宝二年(74
?—1820清宗室、将领。镶蓝旗人。满族,姓爱新觉罗氏。乾隆三十年(1765),封二等辅国将军,赏戴花翎,乾清门行走。三十三年,率健锐营兵赴云南军营。三十四年,围攻西僰时受伤,授正白旗护军统领。三十七
?—1900清末大臣。字智泉。满洲正白旗人。舒穆鲁氏。咸丰十年(1860),以健锐营前锋校,随瑞麟及僧格林沁镇压太平军、捻军。同治(1862—1874)初,从都统穆腾阿驻军畿南。光绪三年(1877),
新疆官僚樊耀南等为推翻军阀杨增新统治而发动的政治事变。1928年,新疆军务厅长樊耀南等人,因不满杨增新的愚民政策和独裁统治,于是年7月7日,乘杨增新参加新疆俄文法政专门学校典礼之机,在宴会上将其刺死。
藏语音译,意为“强买强卖”、“强销货物”。即以强迫手段进行不等价交换。解放前西藏农奴主对农牧奴的一种超经济剥削。有些宗本(相当于内地县的官员)、谿堆(庄园的管理人)等官员用从印度、尼泊尔或拉萨等地买来
书名。清厉鹗撰。共24卷。初刻于乾隆八年(1743)。鹗,字太鸿,钱塘(今杭州)人,康熙五十九年(1720)举人。作者引用史书、方志、碑刻等358种,仿裴松之注《三国志》体例,竭生平之力,对《辽史》详
见“不彦台吉”(270页)。
明清时壮族男青年赠给情人的信物。流行于广西南丹及浔州府等地。在一条普通的扁担上,契刻着花鸟和用“方块壮字”写的“壮歌”歌词,然后涂上颜色,显得格外醒目而美观,故称。为男青年所制,赶歌圩时,随身携带,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