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藏传佛教

藏传佛教

即西藏佛教。俗称喇嘛教。指以西藏为主的藏区传播的佛教,或指藏语系地区传播的佛教。藏文今译作“bod brgyud nang bstan”(藏传佛教)。初源于印度与汉地,藏族佛教史一般将西藏佛教的发展分为前宏期和后宏期两大阶段,也有的认为中间还有一个中宏期。前宏期自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始至达磨赞普的十代赞普期间的佛教,主要是以翻译或迎请印度、尼泊尔及汉地等高僧译师进藏传教,其中松赞干布时属萌芽期。赤松德赞建桑耶寺,度僧译经,为正式开创期。日巴坚赞普时是大发展时期。是时,佛教完全取代原始本教的地位,建立七户养僧制、僧侣参政制、以教护政制、格西师僧制、僧人特权制、译经制、封赐寺僧采邑制等等。达摩赞普灭法禁佛、毁寺逐僧,谓之灭法期,直至宋中期,灭法一说长约70年,一说108年。后自康区及阿里两地,由旧时高僧及吐蕃王室后裔赞助支持,佛教重兴,“其间峨译师前所译佛经为教法中宏期”。其后为后宏期。又称康区所传佛律为“下部律藏宏传”,阿里地区所传为“上部律藏宏传”,简称“上部宏传”及“下部宏传”。此为佛教中兴。至北宋末,藏区经济由奴隶制转向封建制,地方经济及地方势力获得发展,与之相应的教派势力也得以发展,并开始政教结合。主要是以所请印度高僧阿底峡所传佛学为主,统一和规范久已纷乱无章的佛教,首创噶当派(亦称旧噶当派,或甘丹派),以《菩提道灯论》为主要佛典理论,创派立规,建寺收徒,广传佛法,其间仁钦桑波、玛尔巴、米拉日巴、仲敦巴及都松钦巴等人供献尤多;所创教派有宁玛派、萨迦派、噶举派。这些教派均导源于阿底峡所传教法,根本上皆出自大乘佛教,唯教法侧重及注重某种信轨或以某种修法见长不同而已。至15世纪,宗喀巴在旧噶当派基础上创立新噶当派,谓之格鲁派,亦称黄帽派或黄教。此派重视戒律,严格学经制度,倡先显宗后密宗之法,定出一套完整的教规。自此藏传佛教大体定型,其特点是显密结合,密宗地位突出,吸收众多原属本教的多种观念、学说及祭祀、仪轨,故藏区佛教附有相当明显的本教色彩。在学法时尤重修练之功。其另一特色即政教合一,为政教及经济的综合体,不仅掌握地方政教权力,而且与历代中央政府保持领属关系,从元代萨迦巴至清代的达赖喇嘛及班禅大师莫不如此。明清交替时,该教势力扩张,影响到蒙古等各族信仰,并影响到域外的锡金、不丹、尼泊尔等。该教以寺院为基地,建立一套佛教文化,为藏族文化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因其系一种唯心的意识形态,对人的思想有所束缚,僧侣出家过多,曾在历史上影响了人口的发展,有关戒律法规也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予以多种补助,受到尊重和保护。寺院得到修缮,恢复了传大昭、辩经等宗教活动,活佛转世制也得到政府的认定和支持。

猜你喜欢

  • 且兰县

    古县名。原为※夜郎国小邑之一。战国时,楚将庄蹻伐夜郎,曾军至其地。秦置县。治在※且兰(今贵州福泉)。西汉元鼎六年(前111),置牂柯郡,为辖县之一,时称故且兰。西晋改故且兰县置且兰县,治所在今贵州黄县

  • 王甲部

    建州女真诸部之一。又称完颜部、王家部。位于今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兴京老城镇东北,吉林省通化市西南王家大堡附近。辖地在佟家江及新开河、富尔等江流域,以农猎为生。明万历十六年(1588),被努尔哈赤收服。

  • 熟仓族

    党项部族名。地在环(今甘肃环县)、会(今甘肃靖远县东北)2州境。有族众5000余帐。会州首领咩㗭、环州首领癿遇投附宋朝。宋淳化二年(991)十一月,党项拓跋部首领李继迁以其不附己,向会州

  • 完颜绳果

    即“完颜宗峻”(1156页)。

  • 田义之

    见“西阳蛮”(696页)。

  • 呼达该图哈喇呼勒

    见“哈喇忽剌”(1642页)。

  • 达斡尔语

    我国达斡尔族使用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黑龙江省齐齐哈尔等地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县。使用人数约有10万。内部有一定差别,分4个方言:布特哈方言、齐齐哈尔方言、海拉

  • 喀尔喀赛音诺颜部右翼中左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当翁金河源,东至察罕库图勒,接本部右翼左末旗;西至额鲁克台,接赛音诺颜旗界;南至阿哈尔山,接军台及土谢图汗部左翼后旗;北至鄂波尔呼吉尔图,接赛音诺颜旗界。有佐领4。会盟于齐齐尔里

  • 轩岗坝人民起义

    世纪中叶,轩岗坝(今属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傣、德昂、景颇等族人民不堪芒市土司的残酷统治,联合起义反抗土司。芒市土司纠集土司兵进行疯狂镇压。起义群众在布幸额门率领下,英勇抵抗,坚持斗争达3年之久

  • 珍妃

    1876—1900清光绪帝妃。满洲镶红旗人。他他拉氏,礼部侍郎长叙之女。光绪十四年(1888),与姊同日被选入宫,始封为嫔。二十年,晋封为珍妃。聪颖贤能,颇有远识,深得光绪帝宠爱。甲午战争后,目睹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