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袞噶仁钦

袞噶仁钦

1331—1399

藏传佛教萨迦派细脱拉让支系各僧。《萨迦世系宝库》称尚师大元袞噶仁钦,《汉藏文书》称大阿阇黎袞噶仁钦坚赞贝桑波。藏族。辅教王南喀雷必坚赞之子。为细脱拉让系(即细脱宗室)第二代继承人。将细脱拉让系住地从萨迦迁往曲弥,故又称“曲弥巴”。承袭辅教王职,并受封“灌顶国师”,又称“大元国师”。曾历任本勤(政务官)、帕竹绛曲坚赞侍从。其子罗追坚赞曾受明朝封为国师,此后细脱拉让系每况愈下。

猜你喜欢

  • 郭勒

    蒙古语对河流的称呼。清代汉籍文献中多用此称。如伊犁郭勒、吹郭勒、图斯郭勒、塔拉斯郭勒等是。大都原为蒙古各部驻牧地。小河则称为“布拉克”。参见“布拉克”(465页)。

  • 玉盏刻文

    现仅见刻有契丹小字的杯盏。原存清朝宫内,乾隆皇帝曾作题款,今已为美国福开森收罗至海外。玉质。盏底阴刻契丹字2行,按原字分刻,共11原字。第1行意为“太后诞日”,第2行意尚不明。

  • 野曲

    土族民歌。又称山歌。流行于青海互助、民和、大通一带。系对家曲而言。分为两种:一种是花儿,短小精悍,生动活泼,内容多是谈情说爱。唱时须避开亲属、父母和同胞兄妹,只能在山野间唱,故名。曲调高亢嘹亮,节奏自

  • 侬智高兵事纪闻

    书名。有关侬智高起兵事件志书。15篇。宋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夏县人)撰。据采访笔记整理,每条后均注明提供材料者姓名,且当时司马光尚非权贵人物,故所记比官书较有真实感。

  • 北帝岩

    东兰农民运动讲习所遗址。亦名“列宁岩”。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壮族领袖※韦拔群到湖湘考察农民运动,入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回东兰后,创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地点设在东兰县武篆乡拉甲山上的北帝岩。先后开办

  • 班禅四世

    见“罗桑却吉坚赞”(1424页)。

  • 司沛

    纳西语音译。汉称官家。旧时纳西族封建领主制(土司)地区的贵族等级,与土司有血亲关系的封建贵族集团。云南宁蒗永宁和四川盐源左所等地,约占总户数的3.3%。土司把耕地的三分之一分给该等级的人占有,并允许其

  • 民族消亡

    一般是指全世界的民族实现了民族融合的结果。中国学术界也常常把历史上某些民族被别的民族完全同化而称为消亡,如称匈奴、羯、淮夷等民族后来不再存在为“消亡”。参见“民族融合”(669页)。

  • 额抹哈必尔罕山

    见“额林哈毕尔噶山”(2537页)。

  • 青海马帮

    系指解放前每年由青海往西藏拉萨等地经商的20—30家行商,为驮运货物而结成的骡马商队,最多时有骡马3—4千匹。除驮运内地出产的绸缎、布匹、酒、醋、红枣、挂面等物品外,也有一部分骡马在西藏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