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西辽

西辽

古国名。辽朝皇族※耶律大石在中亚建立的王朝。又称哈刺契丹、合刺乞答、黑契丹、西辽帝国。辽保大四年(1124),辽朝覆灭前夕,※耶律大石率铁骑200离开天祚帝※耶律延禧大营,自立为王,于※可敦城(在今蒙古土拉河上游)建立政权。1130年率师西征,1132年于※叶密立(今新疆额敏县东南额敏河南岸)称帝,号※菊儿汗,汉号天祐皇帝,建元※延庆(一说年号始于1131或1124)。后并高昌回鹘王国。康国元年(1134),占据※巴拉沙衮(虎思斡尔朵,在今中亚楚河畔碎叶城东),并※东部喀喇汗王朝,并以巴拉沙衮为都城。八年(1141)※卡特万会战,粉碎塞尔柱王朝组织的联军,并※西部喀喇汗王朝;后又出兵花剌子模,迫其臣服,建立西辽帝国。疆域东起土拉河,西包咸海,北越巴尔喀什湖,南至阿妈河、兴都库斯山、昆仑山一线。其领域分为直辖领地与附庸国、属部两大部分。直辖领地以※巴拉沙衮为中心,包括锡尔河上游和伊塞克湖周围地区;附庸国有高昌回鹘王国、※东部喀喇汗王朝、※西部喀喇汗王朝与花刺子模,属部有粘拔恩(乃蛮)、康里、葛逻禄等。崇福十二年(1175),粘拔恩归附金朝后,西辽东部疆域退至高昌回鹘王国东部边界。政治采取部落联盟制。官制与喀喇汗王朝官号混用;附庸国与属部则各依其旧。契丹文、回鹘文、汉文、波斯文、阿刺伯文并用。统治者信佛教,人民信仰伊斯兰教,属部有的信景教或摩尼教。西辽帝国的建立结束了中亚地区纷争不已的局面,社会秩序安定。耶律大石及其政权的核心成员深受汉文化的影响,采取了一系列较开明的政策,促进了西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出现了“高度发展的汉文化的新浪潮”(《吉尔吉斯地区史》)。耶律大石于康国十年(1143)去世,四传至其孙直鲁古。天禧三十四年(1211),乃蛮王子屈出律俘直鲁古,尊为“太上皇”,西辽亡。凡传3世5帝,共88年。屈出律沿用西辽国号。元太祖六年(1218),蒙古军灭屈出律政权,其领地并入蒙古国版图。

附:西辽世系

猜你喜欢

  • 具德吉祥法轮寺

    见“文都寺”(388页)。

  • 科差

    元朝赋税名目。《元史·食货志》:“科差之名有二:曰丝料,曰包银”,“又有俸钞之科”,共3项。对象是民户,其他诸色户不征。世祖中统元年(1260),定户籍科差条例,按各户户等高下摊派不同数额,以三等九甲

  • 山都掌

    见“都掌蛮”(1816页)

  • 耶律铎臻

    ?—927契丹开国初期将领。字敌辇。契丹族。六院部人。夷离堇(军事首领)蒲古只孙。史称其幼有志节,善辞令。契丹立国前夕,阿保机为于越(契丹语官名,总知军国事)时,曾为近侍。阿保机登位后,屡向其讨计,曾

  • 蕃和郡

    地名。西夏重镇之一。夏景宗元昊立国称帝前,于大庆元年(1036)升州郡,以肃州(今甘肃酒泉)为此郡,置宣化府。

  • 余氏宗谱

    又称合肥余氏宗谱。党项后裔家谱。元代党项人余阙后人修。最后一次为1930年修,1931年刊印。木刻本,共27卷,每卷1册,包括卷首上、下两卷,谱系25卷。今存卷首上,卷1至卷6、卷20至卷25。卷首重

  • 黑龙江至盛京驿道

    清代东北驿道之一。自茂兴站起,西60里至蒙古境内色克吉,15里至纳哈代,15里至扪图克伊,40里至齐罕特默,50里至哈斐尔罕,50里至乌兰扎勒哈,18里至奈吉,30里至古尔班格尔,10里至俄尔拖巴喇,

  • 沙里阿特

    阿拉伯语,意为伊斯兰教法典。阿古柏侵入新疆后在南疆地区推行的法规。依据《古兰经》和穆罕默德有关宗教生活、世俗生活、道德规范等论述制定,为处理宗教、政治、社会、家庭和个人生活重要准则。为确保“法规”实施

  • 格登山

    新疆山名。见《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等书。“格登”,西蒙古语,“脑后骨高”之意,形容此山拱起如后脑骨。位于今新疆昭苏县西南。乾隆二十年(1755),将军班第平定伊犁,以25骑夜袭准噶尔汗达瓦齐于此,叛军

  • 西谢蛮

    又称琰州僚。唐代对牂柯郡西部少数民族的总称。因渠帅谢氏而得名。其先世乃西汉末年样牂柯郡大姓之一。西晋时谢氏官为牂柯太守,成为一方之长。所统西部居民,故称西谢,分布在今贵州安顺、镇宁、紫云、关岭普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