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许亨植

许亨植

1909—1942

朝鲜族抗日将领。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任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第一大队队长。1935年初,以哈东支队为基础成立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任二团团长,后调任三团政治部主任。是年冬,率三团官兵在黑龙江省五常县高丽营子伏击日伪军,给敌人以毁灭性打击。1936年升任抗联第三军一师政治部主任。根据省委指示,率一师在铁力县境内粉碎日伪军“围剿”,拔除一些警察据点。翌年初,率部返回依东地区,接任该地区办事处主任。七月,受命为抗联第九军政治部主任。后调任三军第三师师长。1938年8月,三、六、九军为冲出敌人包围圈,决定联合向西北突围,成立西北指挥部,任临时指挥部参谋长,具体指挥3个军突围事宜,并亲率第三军三师将士多次击败日伪“讨伐队”。为粉碎敌人的“讨伐”,坚持抗战,突围至兴安岭西麓后,三、六、九军与十一军在1939年5月整编为第三路军,任总参谋长。第三路军后缩编为四个支队,兼任十二支队政委,率支队在肇州县一带展开游击战争。1942年7月,到巴彦、木兰等县指导各小分队工作,8月2日与警卫员在邵凌河露宿,次日晨突被敌人包围,突围中壮烈牺牲。

猜你喜欢

  • 袭殓

    朝鲜族丧礼之一。流行于延边等地区。给死者净身,换寿装谓之“袭”。入棺事宜,谓之“殓”。袭的具体做法是:病人死后,脱去当时所穿衣服,用泡紫檀香水,按头、手、上下身顺序擦洗全身。梳好头发,将落发存于标有“

  • 农桑辑要

    书名。元司农司编纂。参加编撰或修订的有孟祺、畅师文、苗好谦等人。7卷。成书于世祖至元十年(1273)。内容包括典训、耕垦、播种、裁桑、养蚕、瓜菜、果实、竹木、药草、孳畜、岁用、杂事等项。多辑自《齐民要

  • 寻梦凑

    即“寻阁劝”(932页)。

  • 锦州塔

    见“广济寺塔”(133页)。

  • 给伙

    即“格节”(1805页)。

  • 汝凤川番

    藏族古部名。见于《元史·世祖纪》。元代分布于威州(属宣政院辖地,在今四川阿坝地区汶川县一带,治汶川西北)汝凤川。元至元七年(1270)五月,汝凤川番族8千户内附,其酋长入朝,授宣命,赐金符。

  • 暑涟

    蒙古族喝的肉汤。出自《蒙古秘史》,蒙古语音译,同书亦音译作暑冽。《华夷译语》、《鞑靼译语》等译作书连。在茶叶传入蒙古之前,或在缺乏茶叶的情况下,蒙古族除了饮用奶、酸奶和奶酒之外,亦饮用肉汤解饥渴。《蒙

  • 熙朝纪政

    清典制书名。因所记不限康熙一朝,后改名《石渠余记》。王庆云(1798—1858,今福建福州市人,字雁汀)撰。6卷。记述清初至道光朝典章制度沿革,计有官制、兵制等87篇。资料主要采取《清实录》、《清会典

  • 青海楚琥尔汗

    见“朝克图台吉”(2175页)。

  • 白狄

    春秋时狄人的一部。亦作白翟。一说狄人信仰萨满教,以青、赤、白、黑象征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白狄居西,崇尚白色,穿白色衣饰得名。春秋初居牧于陕北高原(今延安、延长一带),隔黄河,河东居赤狄。部分进入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