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贺若敦

贺若敦

521—565或569

西魏、北周大臣。鲜卑贺若氏。先世为代人,后迁河南洛阳。北魏云州刺史贺若伏连孙,西魏右卫将军贺若统之子。善骑射。大统三年(537),劝父从东魏颖州归西魏。次年,与河内公独孤信被围洛阳,弯弓拒敌,箭不虚发。为宇文泰所赏识,引至麾下,授都督,封安陵县伯,迁太子庶子。魏废帝二年(553),拜右卫将军。加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进爵广乡县公。率军进岷蜀,斩谯淹,尽俘其众,进爵武都郡公,拜典祀中大夫。改金州都督。败蛮帅向白彪于信州,擒荆州蛮帅文子荣。武成元年(559),入为军司马。率步骑6000救湘州,与陈将侯瑱等相持岁余而还,以失地无功,被晋公宇文护除名为民。保定二年(562),拜工部中大夫。迁金州总管。三年,从柱国杨忠引突厥破北齐长城,至并州而还。五年(565),为中州刺史,镇函谷。恃功负气,每出怨言,触怒宇文护,被征还,逼令自杀。建德初,追赠大将军。

猜你喜欢

  • 对音库尔呼图克图三世

    1838—1854清代蒙古佛教(喇嘛教)僧人。内蒙古乌拉特旗广觉寺活佛。幼名丹增热西。蒙古族。道光十六年(1836)对音库尔呼图克图二世圆寂,二十四年(1844)春,由广觉寺主事喇嘛寻访到两名转世幼童

  • 月鲁不花

    1308—1366元朝大臣。字彦明。蒙古逊都思氏。成吉思汗“四杰”之一※赤老温后裔,脱帖穆耳子。顺帝元统元年(1333)进士,任将仕郎、台州路录事司达鲁花赤(镇守官)。首倡建孔子庙,请名儒掌教。至正元

  • 鼻箫

    海南岛五指山黎族一种古老乐器。制作简单,用长60—70厘米、直径约3厘米的山竹制成,在一端边缘开一吹气孔作箫头,在上方正面一定距离开两个音孔,底端正面也开一个音孔。吹奏时将箫管向右侧横斜,箫头压着右鼻

  • 买沟

    古沃沮族境内名城。有人认为,其后漏“溇”字,“沟溇”,高句骊语,意为“城”;“买沟溇”,即“买城”,地在今朝鲜咸镜北道之会宁。三国魏正始六年(245),毋丘俭征高句骊,其王奔此避难。一说此为《沃沮传》

  • 必摄

    见“耶律必摄”(1308页)。

  • 和博克萨哩

    即“霍博克赛里”(2549页)。

  • 完颜谷神

    即“完颜希尹”(1154页)。

  • 八团褂

    清代满族新婚妇女所着的一种服饰。因在褂上缀以8个刺绣或缂丝的彩团,故名。

  • 峒丁

    亦作洞丁。唐岭南西道宋广南西路溪峒居民总称,亦指溪洞兵丁。南宋范成大(1126—1193)《桂海虞衡志》:宋参唐制,分析其种落,大者为州,小者为县,又小者为峒,民户总谓之“峒丁”。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

  • 灭乞里

    见“乜克力”(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