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赶仗

赶仗

土家族狩猎活动。每年过※“赶年”时的活动之一。农历正月初一至十四日举行。盛行于湖南永顺、龙山等地。相传,猎王禾撮为保护庄稼,率众猎手上山驱逐害兽。一次,女英雄梅嫦在与野猪搏斗中不幸牺牲。为纪念她,每家在房屋外右侧,供奉其神位,称“梅嫦女神”或“猎神”,也有的地方称“梅山女神”或“媒山”。每逢出猎必祭此神,由土家村寨选出之猎主主祭。过赶年时的狩猎活动是:由猎主在出猎前先举行恭请猎王仪式。猎手分为若干组,每组三五人,先由3个小组到山里请猎王回寨参加狩猎,并求其保佑。猎手们从山上归来时一路边喊边鸣枪,至村寨时,守候在村外的各组齐声呐喊,共鸣枪及放鞭炮。事毕,由猎主或老猎手安排各组任务,分别担任侦察、环网、堵卡、闹山及围场等。猎获物以野猪为主,一般不猎杀老虎。正月十四日前收猎。所得猎物皆放在梅嫦神位前,以示祭祀猎神。祭祀前,先用茶盘端出一套土家族妇女服装及首饰,放在神位前。不准大声呼喊,据说,女神与野兽搏斗时,衣服被抓破,衣不敝体,故奉献衣裳于神位前。十五日,众猎手分配猎物,凡主猎杀者可得耳至肩部位,其余部分见者有份。

猜你喜欢

  • 尉迟乙僧

    唐代著名画家。西域于阗国(今新疆和田)人。著名画家尉迟跋质那之子。师从其父,以于阗的凹凸画法熔铸中原画技著称,善画佛像、鬼神、人物、花鸟。贞观十三年至景云(639—711)年间活跃于中原画坛,与阎立本

  • 油茶

    侗族、土家族传统食品。又称油茶汤。流行于广大侗族、土家族地区,亦为与侗族杂居的苗、瑶、壮、汉各族所共同喜爱。主要有两种:用猪油(或茶油)、糯米、茶叶同炒焦后,加清水煮熟,吃时放入米花、饭豆、黄豆、花生

  • 更将

    布依语音译,汉语称“祭山神”。布依族传统宗教节日。流行于黔南、黔西南布依族地区。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至初五举行。据(乾隆)《南笼府志》卷二载:“(仲家)每岁三月初三宰猪、牛祭山,各寨分肉,男妇饮酒,食黄糯

  • 贵州和云南省

    书名。英文原名《Kwiechowand Yun-nan Provinces》。英国传教士克拉克(G、W、Clark)著。1894年“上海信使”社出版。全书296页,共分13个专题。内容包括:苗、回、布

  • 萨赖尔

    见“萨喇尔”(2008页)。

  • 龙骨河

    西域古河名。见《常德西使记》。《元朝秘史》作兀泷古河。即今新疆北部乌伦古河。下游流入乞则里八寺海(今布伦托海)。宋末元初,龙骨河附近五百里范围以内,有许多汉人居住,种植麦、黍、谷等作物,并利用水力推动

  • 那鉴

    ?—1553明代元江傣族首领。嘉靖二十五年(1546),杀侄元江土知府那宪,夺印,并封收因远驿印记。明遣镇巡官发兵讨之。二十九年(1550),密约交趾武文渊谋反,明遣兵征之,并拟改设流官,那鉴益纵兵劫

  • 画筌

    书名。清回族人※笪重光(1623-1692)撰、1卷,康熙十九年(1680)成书。此书为其论画之作。举意深邃,曲尽精微,有裨后学。有《昭代丛书》、《美术丛书初集》、《艺林名著选辑》、《历代论画名著汇编

  • 巴洼族

    见“巴哇簇”(410页)。

  • 边都大寺

    见“文都寺”(38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