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转世

转世

又作“转生”、“化身”。喇嘛教首领的继承制度。本于佛教灵魂转世、生死轮回之说,上自达赖、班禅,下至呼图克图等,皆能不昧本性,身死后,寄胎转生,复接其前身之职位。始于噶玛噶举派第二代祖师※噶玛拔希(1204—1283)。时该派影响大增,宗教势力加强,遂确立活佛转世相承制度。格鲁派(黄教)兴起后,禁僧人娶妻,亦采用转世之制。始于达赖三世索南嘉措。嘉靖二十一年(1542)二世达赖根敦嘉措圆寂后,二十五年(1546),索南嘉措被认定为二世达赖转世灵童,被迎入哲蚌寺,凡转世者通称“活佛”。凡活佛死后,寺院上层通过占卜、降神等仪式,寻觅在活佛圆寂同时出生的婴儿数名,以指认活佛生前所用之物等办法,从中选定一名作为活佛的“转世灵童”,迎入寺中继承其宗教地位。亦有活佛未逝之前,即自示转生地点。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规定,凡在理藩院注册的活佛,须在清廷派员主持下,以“金瓶掣签”法,从数名中选定转世灵童,以防弊端。

猜你喜欢

  • 杏城

    古地名。亦堡镇名。在今陕西黄陵县境内。魏晋时陕西关中渭北高原形成少数民族居住地带,由聚落发展成为若干堡镇,此为其中之一。晋兴宁三年(365),匈奴右贤王曹毂、左贤王刘卫辰率众二万攻杏城,苻坚率精锐讨之

  • 扎贡巴·丹巴若杰

    1801—?扎贡巴三世活佛。藏族。甘南夏河人。5岁时被嘉木样谢巴确认为扎贡巴活佛。6岁从阿莽班哲达出家,取名衮却丹巴若杰。后在拉卜楞寺学经及五明之学。曾两赴西藏卫地,先后从达浦永增益西嘉措等30余位经

  • 北使录

    书名。明李实撰,1卷。实字孟诚,合州(今四川合川县)人。正统七年(1442)进士。十四年(1449),瓦剌太师也先统军攻明,经“土木之役”,大败明军,俘获明英宗,后在攻北京时,遭明军反击,北撤,翌年,

  • 大人之国

    见“长狄”(363页)。

  • 学朗

    独龙语音译。解放前云南贡山独龙族一些村寨对被雇童工的称谓。一般为十二三岁,主要被本家族头人或富裕户雇来看管婴儿和做家务劳动,同主人同吃同住,但其劳动往往超过一般同龄人的负担。雇用时间一般为一二年,离开

  • 地保奴

    明代蒙古贵族。孛儿只斤氏,※脱古思帖木儿(乌萨哈尔汗)子。在北元和明朝的对立中,随父兄居漠北,伺机进入漠南和中原。北元天元九年(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可汗大本营在捕鱼儿海(今贝尔湖)与明将蓝玉等

  • 内蒙古人民自卫军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内蒙古各族人民的武装。抗日战争胜利后,根据中共中央对内蒙古工作方针的指示及1945年11月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关于“准备建立内蒙古人民自卫军”的指示要点,1946年“四三”会议后,由内蒙古

  • 西倾山

    古地名。又作西顷山、西强山、西豮山、西羌山、罗插普喇山。因原为西羌所居而得名,讹为西倾山。《汉书·地理志》陇西郡临洮“洮水出西羌中”,“《禹贡》西倾山在县西”。位置东起今甘肃碌曲、玛曲,西北至青海同仁

  • 公廨

    又称“社寮”。明清时台湾高山族村社的政治和宗教活动中心。类似内地之村公所。“番社”土官、土目、通事常在此议事和裁决社内各种纠纷,遇有重要事务,则传集社众在此商议,故《东番记》载:“议事必于公廨”。村社

  • 欢台吉

    即“鸿台吉”(21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