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通检推排

通检推排

金代定期核查户口、物力,以调整赋的制度。通检,即《周礼》大司徒3年一大比,各登乡民众寡、物力多少,以辨物行征之制。大定四年(1164),以民户贫富变更,赋役不均,命泰州军节度使张弘信等13人,分行诸路清查民户的物力(土地、人口、田园、房屋、车马、树木、货币),确定等级,以为征课与调发差役的依据。由尚书省划一以行。又命“凡监户事产,除官所拨赐之外,余凡置到百姓有税田宅,皆在通检之数。”时诸使往往以苛酷多得物力为功,妄加民产业数倍,一有来申诉者,辄杖之血肉淋离,甚至即殒命杖下。五年,又定通检地土等第税法。十五年(1175),又以贫富变易,赋调轻重不均为由,派官员分路推排。不仅限于课役户,也及于猛安谋克户。本为均赋役,而每隔若干年推排一次,往往扰民太甚。至泰和八年(1208)实行推排后,未再实行。

猜你喜欢

  • 张浦

    西夏将领。银州(今陕西米脂县)人。※李继迁初起时为亲信。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六月,献策于继迁走避夏州地斤泽(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西南),联络党项豪族,抗宋自立。曾多次领兵袭击宋朝边地。八年十二月,建

  • 梅勒特

    见“蔡阳蛮”(2443页)。

  • 觉常刚

    见“觉昌安”(1753页)。

  • 伽倻琴

    朝鲜族的一种弹拨乐器。流行于延边等地区。类似汉族古筝。始于朝鲜三国时代。伽倻人于勒创制。据《三国史记》载:“伽倻琴,亦法中国乐部筝而为之”。其形“上圆象天,下平象地”。共有12弦,乃“拟十二月”。其后

  • 王兀堂

    明代建州女真首领。又作王乌塔。女真族。驻牧于辽东叆阳堡东250里(今辽宁桓仁、宽甸境内),通市于叆阳。嘉靖(1522—1566)末年,忠于明廷,奉约惟谨,受封都督。以建州右卫都指挥王杲发难。劫杀孤山修

  • 番子

    见“番役”(2264页)。

  • 辟奚

    即“碎奚”(2351页)。

  • 纳西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自称“纳西”、“纳”、“纳汝”、“纳日”。他称“摩沙”、“末些”、“么些”等。主要聚居于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维西、中甸、宁蒗、德钦、永胜、鹤庆、剑川、兰坪等县和四川盐源、盐边、木

  • 夏地亚纳

    新疆维吾尔族民间歌舞。维吾尔语音译,意为“欢乐的舞”。无固定程式,人数不限,队形也不固定。舞蹈以小跳步为主,双臂上举,手掌内外快速摆动,节奏欢快、轻松,深受广大民众欢迎。舞曲因地而异,不尽一致,有的欢

  • 西越

    西部越人之统称。参见“西瓯”(69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