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鄯善

鄯善

西域古国名。本名楼兰。王治扜泥城(今新疆若羌县卡克里克附近)。地多沙卤,少田,寄田仰谷于邻国。国产玉,多生葭苇、柽柳、胡桐、白草等。居民逐水草游牧,产驴、马、骆驼。能制兵器。据《汉书》载,时有户1570,口14100,兵2900余。国王之下设辅国侯、却胡侯、鄯善都尉、击车师都尉、左右且渠、击车师君各1人,译长2人。西汉时为内地通西域的门户之一。汉武帝曾遣兵虏其王。元封三年(前108)附汉,屡为匈奴反间,为其耳目,多次阻劫汉使。后王尉屠耆降汉告状。元凤四年(前77),汉昭帝遣傅介子刺杀其王安(尝)归,立尉屠耆为王,更国名为鄯善,置都尉,屯田伊循城(今新疆若羌县东北米兰城)。汉宣帝神爵三年(前59)属西域都护。王莽时附匈奴。东汉时,其王屡遣子入侍奉献,并请复设都护。延光三年(124)设西域长史,鄯善归附。三国时属魏。西晋太康四年(283)遣子入侍,晋封其王为归义侯。东晋时先属前凉,后其王朝前秦,亦受加封。南北朝时屡遣使朝贡北魏。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拜韩拔为假节征西将军,领护西戎校尉、鄯善王、镇守其地,比之郡县。隋大业五年(609),于其地设鄯善郡。

猜你喜欢

  • 迷唐

    东汉时烧当羌首领。※迷吾之子。章和元年(公元87年),因汉护羌校尉张纡背信杀害其父,遂联合烧当、当煎、当阗等羌,结盟,据大、小榆谷,起兵五千击陇西塞。永元元年(公元89年),遭护羌校尉邓训攻,舍大、小

  • 破六韩拔陵

    又作破落汗拔陵、破洛汗拔陵等。北魏末年六镇起义军首领。沃野镇(今内蒙古五原北)民。匈奴族。单于之后,右谷蠡王潘六奚嫡裔,以潘六奚为氏,破六韩乃潘六奚之异译。北魏孝明帝正光四年(523,一说五年),聚众

  • 足本

    藏语音译,又译久本,意为“十户长”、“什夫长”,藏区多设此职,为藏军中最低武职。解放前,在四川甘孜藏族牧区基层组织中,此职只管一个“足伙”(十户牧民),由※“车瓦”(当差纳税者)等级的牧民轮流担任,任

  • 宝鋆

    ?—1891清朝大臣。满洲镶白旗人。姓索绰络氏。道光十八年(1838)进士。历官实录馆纂修,侍讲学士,礼部、户部右侍郎,正红旗蒙古副都统,总管内务府大臣等。咸丰八年(1858),宝泉局炉棚起火,请另购

  • 启秀书院

    清代呼和浩特官学。同治十一年(1872)建立。称“长白书院”。光绪三年(1877)改此名。地址在归绥(今内蒙古呼和浩特)新城南街。是教育满族贵族子弟的学校。除学习满汉语文外,兼学骑射,谓从“国俗”。即

  • 倭里罕之乱

    清代咸丰年间新疆伊斯兰教白山派和卓反清叛乱。倭里罕,又称倭里罕和卓,倭里罕条勒,为张格尔弟巴布顶之子。咸丰(1851—1861)初年以前,曾多次伙同卡塔条勒(迈买的明)、铁完库里和卓等煽动叛乱,均以失

  •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俄国强迫清朝政府签订的关于中俄西段边界走向的不平等条约。1864年10月7日(清同治三年九月初七),清朝钦差勘办西北界事宜大臣、定边左副将军明谊和俄国钦差大臣、驻伊犁总领事扎哈罗夫(一译杂哈劳)等在塔

  • 北魏孝明皇帝

    见“元诩”(227页)。

  • 龙格萝

    京语音译,意为“大家的山林”。京族对村寨公有山林称谓。解放前京族地区的山林多为村寨公有,由“翁村”(村长)派专人看管,主要作修建“哈亭”(安设神位和祖先牌位的地方)之用,村民不得随意砍伐。

  • 三朝辽事实录

    书名。明王在晋(字明初,今江苏太仓人)撰。17卷。天启二年(1622)三月,作者任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代熊廷弼经略辽东,后坐罪归籍,于崇祯十一年(1638)撰成此书。记事起万历四十六年(1618)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