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善
清朝将领。满洲镶红旗人。姓他塔喇氏。字乐初。同治五年(1866),累官山海关副都统。七年,迁广州将军。光绪十年(1884)返京,授正蓝旗蒙古都统。十四年(1888),授杭州将军。次年卒于任。著有《驻粤八旗志》与《裕庄毅公泰年谱》。
清朝将领。满洲镶红旗人。姓他塔喇氏。字乐初。同治五年(1866),累官山海关副都统。七年,迁广州将军。光绪十年(1884)返京,授正蓝旗蒙古都统。十四年(1888),授杭州将军。次年卒于任。著有《驻粤八旗志》与《裕庄毅公泰年谱》。
即“兀林答”(108页)。
明代书法家。字雪樵。蒙古族(一说为“色目人”)。洪武间(1368—1398),曾任云阳(今四川云阳县)县令。后被免职,流落江湖,居武塘。以草书著称。
清代卫拉特蒙古土尔扈特部贵族。汉文史籍又作舍棱。初隶准噶尔。乾隆二十年(1755)、二十二年(1757),以清军先后击败达瓦齐、阿睦尔撒纳,偕族兄巴图尔乌巴什退据博尔塔拉。二十三年,为摆脱清军副都统唐
匈奴姓氏之一。晋代称呼延氏。原为氏族名,后成为姓氏。秦汉时期,除单于所出挛鞮氏(又作虚连题氏)外,与兰氏、须卜氏并为“国中名族”,“常与单于婚姻”,单于辅政大臣左右骨都侯、左右尸逐骨都侯等异姓大臣多出
?—1470明宪宗朝儋州黎族农民起义首领。海南岛儋州七坊峒人。黎族。成化五年(1469),土舍王赋(一作贼)侵夺七坊峒黎人田土,诸黎蓄恨。乘王赋往临高祭扫之机,刻箭传约,合谋截杀王赋,未果。后拥众自号
珞巴族崩尼、崩如等部落对阶级(阶层)的称谓之一。珞巴语音译, “阿列”意为“好”,“蒙清”意为“一般的”、“中等的”,即“中层阶级”、“中等富户”。※“特列多崩”占有的各项财产如奴隶、牲畜、妻子、土地
部分彝族的自称。他称阿细或阿西。“阿细”原为部落首领,勇敢善战,因反抗明朝统治,被俘牺牲,本支遂以其名为部落名。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弥勒、路南、丘北、罗平、武定、泸西、华宁等县及昆明市。有著名歌舞阿细跳月
明末西藏地方政府及四世达赖加封给土族地区部落头人的职衔。明万历三十年(1602),青海互助土族地区13个头人进藏觐见四世达赖云丹嘉措。四世达赖分别授之以土官,其中2人被封为此官职,即巴洪官尔、沙瓦官尔
720—794唐代佛教高僧。原籍西域。后因祖父徙居扶风郡凤翔(今陕西凤翔县),遂称凤翔人。俗姓石。至性悬解,明智内发,大璞不耀。30岁时入蜀,谒无相大师,利根顿悟,深得大师器重。后德充慧广,郁为禅宗。
1783—1832清代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活佛。察哈尔正红旗人。牧民棍岱之子。被选定为察哈尔佃齐呼图克图六世,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坐床。嘉庆六年(1801)、十二年(1807)、十四年(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