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雍
明朝将领。字永熙。长洲(今属江苏苏州市)人。回族。正统七年(1442)进士,授御史,巡按江西,翦除贪官污吏。参与镇压处州(今属浙江丽水县)叶宗留及邓茂七起义。景泰二年(1451)擢广东副使。七年(1456),进兵部右侍郎。成化元年(1465)为左佥都御史,赞理军务,前往两广镇压瑶、壮、苗等族农民起义。迁左副都御史,提督两广军务。四年(1468),再次出兵,镇压两广各族人民起义军。九年(1473)遭中官弹劾,罢官归里。卒。正德间追赐谥襄毅。著有《韩雍奏议》1卷,《韩雍文集》15卷。
明朝将领。字永熙。长洲(今属江苏苏州市)人。回族。正统七年(1442)进士,授御史,巡按江西,翦除贪官污吏。参与镇压处州(今属浙江丽水县)叶宗留及邓茂七起义。景泰二年(1451)擢广东副使。七年(1456),进兵部右侍郎。成化元年(1465)为左佥都御史,赞理军务,前往两广镇压瑶、壮、苗等族农民起义。迁左副都御史,提督两广军务。四年(1468),再次出兵,镇压两广各族人民起义军。九年(1473)遭中官弹劾,罢官归里。卒。正德间追赐谥襄毅。著有《韩雍奏议》1卷,《韩雍文集》15卷。
见“钦差镇守辽东地方总兵官”(1671页)。
元地方政区名。脱斡怜,清文献作托果琳或托泉琳(蒙古语,周围之意)。元初在水达达女真地所设5个军民万户府之一,原属开地路,后归水达达路。所在众说不一,有说脱斡怜即今洮儿河,或说治所故扯为今黑江省桦川县万
即“完颜亶”(1147页)。
书名。游桂日记。1卷。南宋范成大撰。乾道八年(1172),成大自中书舍人出知广南西路静江府(治所在今桂林市)。是年农历十二月七日从苏州出发,翌年三月到达桂林。逐日记途中见闻,以成是书。名曰“骖鸾”者,
约1619—1656清初湖广容美洞土官。字夏云。土家族。容美(治今湖北鹤峰县)宣慰使※田玄次子。顺治十二年(1655),奉表降清,赐蟒玉正一品服色,仍任容美等处军民宣慰使、左都督,加授少傅兼太子太保。
1235—1320元朝文臣。字伯强。契丹族。东平(今山东东平)人。为辽东丹王※耶律倍之十世孙。以祖父曾官东平,为籍。早年受业集贤大学士、国子祭酒许衡,研习性理之学。至元八年(1271),为斋长,助衡教
见“合亩制”(834页)。
即“完颜昂”(1144页)。
清代新疆维吾尔族地方官名。又称“阿尔巴卜伯克”。维吾尔语。职司摊派差役,催收赋税等事务。乾隆二十四年(1759)分别定为六、七品不等。光绪十三年(1887)废。参见“伯克制度”(1091页)。
准噶尔时期天山南路货币。“普尔”,维吾尔语意为“文”。质以红铜制成。故又称红钱或普尔红钱。制小而厚,式椭圆,首微锐,中无方孔。策妄阿拉布坦统治时,正面铸其名,背面附维吾尔文。每当大台吉新立,钱面皆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