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忠效
清末抗击八国联军的甘军将领。甘肃东乡巴苏赤人。东乡族。光绪二十年(1894)甲午海战中,北洋水师战败,清军将领董福祥奉命率甘军入卫京师时,增调甘军十营,他一次从东乡地区招收1500名东乡族青壮年入伍,随军开赴北京,抵御帝国主义侵略军。甘军到京后,随董福祥驻守蓟州。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入侵大沽后,他率部先是配合义和团围攻东郊民巷的外国使馆,后进驻北仓抗击侵略军。天津失陷后,退守北京广安门、东便门、朝阳门之间的防线,率领战士英勇作战,沉重地打击了侵略者。
清末抗击八国联军的甘军将领。甘肃东乡巴苏赤人。东乡族。光绪二十年(1894)甲午海战中,北洋水师战败,清军将领董福祥奉命率甘军入卫京师时,增调甘军十营,他一次从东乡地区招收1500名东乡族青壮年入伍,随军开赴北京,抵御帝国主义侵略军。甘军到京后,随董福祥驻守蓟州。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入侵大沽后,他率部先是配合义和团围攻东郊民巷的外国使馆,后进驻北仓抗击侵略军。天津失陷后,退守北京广安门、东便门、朝阳门之间的防线,率领战士英勇作战,沉重地打击了侵略者。
清西藏察木多呼图克图、代理春科土司。藏族。其姊为已故春科土司降色卜落妻,死后无嗣,当地僧俗推其以姻亲身份暂行代管春科土司,为春科寺寺主。因知高日土司无能,将其印信窃回察木多。光绪二十九年(1903),
即“火不思”(392页)。
清代新疆维吾尔族地方官。又译哲坡伯克、哲百伯克。维吾尔语。职司制作军服,修造兵械,为哈喇都官伯克副手。乾隆二十四年(1759)定为六品。光绪十三年,废。参见“伯克制度”(1091页)。
汉称。自称“甘迪门”,意为“山人”。过去对依靠租种“山主”山地为生的瑶族的称谓。所租土地多是贫瘠的荒山,因自然环境限制,一直保留“刀耕火种”的落后耕作方式,解放前处于被压迫和剥削的地位。
在福建泉州南门万寿路。明代思想家、文史家李贽(1527—1602,回族)出身地。青少年时代在此度过。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李贽殉难后,改为“林氏宗祠”(因李氏原姓林)。清初改称“林李宗祠”。解放后
参见“提其辽”(2193页)。
辽代中期文学家。字徒门。契丹族。为辽太祖淳钦皇后※述律平弟※萧阿古只之五世孙。自幼长于伯父※萧排押家。史载其肩阔有力,诙谐,多知能文。一生著诗颇多,耶律观音奴集千篇,成《岁寒集》行世,惜今不传。圣宗朝
蒙古族祭火神的供品。蒙古语音译。古代蒙古族信仰萨满教,火神是其崇拜的神祗之一,故有祭火的传统习俗。自佛教传入蒙古后,祭火之俗不变,仅加入佛教内容或由喇嘛诵经祭火。阿玛斯是其传统祭火供品之一,以黄油和大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一称珠勒都斯土尔扈特卓里克图汗旗。乾隆三十六年(1771)置。土尔扈特汗渥巴锡裔。初驻牧斋尔(今新疆托里及裕民县一带)。三十八年(1773),徙驻珠勒都斯(今焉耆西北)。佐领50。
朝鲜语音译,意为“木屐”,即朝鲜人古时穿的一种鞋子。原以木为底,以绒、布为帮。后演变为木制,以整块硬木雕凿而成。船型,前端有回勾跷起,以为装饰。高足,与地面有一段距离,在北方冰天雪地中可以保持温暖。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