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马本斋

马本斋

1901—1944

八路军冀中回民支队创建人之一。原名马守清。河北省献县人。回族。早年曾在东北军任团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不满蒋介石不抵抗政策,弃官返乡。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在家乡组织回民义勇队,与日军转战献县一带。1938年初与共产党取得联系,成立河北游击队回民教导总队,同年七月加入八路军,与吕正操组织的冀中人民自卫军回民干部教导队合编为“第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教导总队”,任总队长。同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39年教导总队改称冀中回民支队,任司令员。转战平汉、津浦铁路沿线,曾指挥部队,取得衡水康庄战斗、花盆战斗等一系列胜利。运用“推磨战术”,跟敌人周旋,粉碎日军的合围、扫荡,坚持大清河北的斗争。1942年6月回民支队奉命转至冀鲁豫军区,任三分区司令员兼回民支队司令员。在范县、濮阳、东明一带坚持斗争。斗争中,勇谋兼备,注意贯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民族平等政策,在冀鲁豫地区为粉碎日军的扫荡,建立巩固的抗日政权作出重要贡献。1944年初,回民支队奉命调往延安,不幸身染重病,病逝于山东莘县。

猜你喜欢

  • 大同王

    明代瓦剌贵族首领。名忽勒孛罗、阿巴把乞儿或阿孛伯。出身绰罗斯家族。※脱懽子;※也先汗弟。明正统、景泰年间(1436—1456),曾遣使向明廷通贡,并随也先进兵中原。天顺元年(1457),联合阿刺知院子

  • 都播

    铁勒诸部之一。又作都波。游牧于北海(今贝加尔湖)南,西连坚昆,南接回纥。内分3部,即都波、弥列、哥饿支,自相统摄。唐贞观二十一年(647),随骨利干通使于唐。其俗结草为庐,无牛羊,不知耕稼,地产百合草

  • 马穆哥

    见“穆特菲勒”(2560页)。

  • 清军进驻察隅

    清军将领程凤翔率部兵进察隅的事件。清末,川边藏区土司割据。宣统元年(1909)七月,川滇边务大臣赵尔丰至察木多(昌都)指挥护送川军入藏,属部新军后营管带程凤翔奉命肃清川边南境,于次年二月抵桑昂曲宗(今

  • 忽思慧

    元朝名医。回回人。善长营养学。天历三年(1330),编成《饮膳正要》3卷,广泛辑录历代名医秘方、验方及蒙古地区的饮食疗法,如牧区的饮食马奶、牛骨髓等,汇饮食营养学和药物学知识为一体,是一部较完整的营养

  • 摊粮城

    西夏城寨名。地在贺兰山西北。夏毅宗时期(1049—1067)所建,为西夏后方储粮之地,故名。

  • 答苍

    明代藏区古地名。又作答藏、思达藏、达苍。今之吉隆。永乐十一年(1413),明中央政府封其地政教首领南渴烈思巴为※辅教王。南渴烈思巴为萨迦派后裔,其曾祖在元代曾尚长公主,封白兰王,并以达苍为基地发展势力

  • 阿嘉呼图克图六世

    见“策巴札布”(2236页)。

  • 马哈只墓碑

    回族墓碑。地在云南晋宁县昆阳城西郊月山坡之西侧。明永乐三年(1405),回族航海家郑和(原名马和)为父马哈只所立。红砂石质,高6尺,宽2.7尺,碑额呈半圆形。碑首镌刻篆文“故马公墓志铭”6字。铭文13

  • 塔塔尔寺

    伊犁清真寺名。清光绪三十年(1904)建。位于今新疆伊宁市。旧有院落1处23间,房院2处15间。可容500余人同时作礼拜,此外尚有铺面42间。为伊犁地区塔塔尔族重要宗教活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