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延熙
【生卒】:?—466
【介绍】:
南朝宋彭城吕人。以兄延孙之功,为司徒右长史。迁临海、义兴太守。明帝泰始初与顾琛等举兵同叛,伏诛。
南朝宋时人,刘道产子。孝武帝时历为司徒右长史,黄门郎,临海、义兴太守。明帝时谋反被杀。
【生卒】:?—466
【介绍】:
南朝宋彭城吕人。以兄延孙之功,为司徒右长史。迁临海、义兴太守。明帝泰始初与顾琛等举兵同叛,伏诛。
【生卒】:?—466
【介绍】:
南朝宋彭城吕人。以兄延孙之功,为司徒右长史。迁临海、义兴太守。明帝泰始初与顾琛等举兵同叛,伏诛。
南朝宋时人,刘道产子。孝武帝时历为司徒右长史,黄门郎,临海、义兴太守。明帝时谋反被杀。
【生卒】:?—466
【介绍】:
南朝宋彭城吕人。以兄延孙之功,为司徒右长史。迁临海、义兴太守。明帝泰始初与顾琛等举兵同叛,伏诛。
【生卒】:1562—1633【介绍】: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子先,号玄扈。曾入天主教,教名保禄。万历三十二年进士。由庶吉士历赞善。二十八年在南京结识耶稣会传教士意大利人利玛窦。此后,从学天文、数学,且口译
【生卒】:1620——1688字稚黄。浙江仁和(今杭州)人。“西冷十子”之一。曾从刘宗周讲学。诗作音节浏亮,有七子余风。著有《思古堂集》。又精通音韵学,著有《韵学通指》、《南曲正韵》。【生卒】:162
【介绍】:清四川丹稜人,字磬泉,号石甫。彭端淑弟。乾隆二年进士。授兵部主事,官至甘肃凉州府同知。善诗,尤长于古文。有《蜀碧》记张献忠在蜀事。另有《丹溪遗稿》。
【生卒】:1755——1835字俪笙。安徽歙县人。尚书曹文埴之子。乾隆后期进士。历官侍读学士,工部、吏部尚书,军机大臣,武英殿大学士加太傅。经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尤得道光帝器重,视为心腹,多次留京
【生卒】:1054—1124【介绍】:宋临安人,字中道。吴越王诸孙。神宗熙宁九年进士。为睦州推官。徽宗时知庆州,筑城堡包地万顷,纵民耕种,岁得粟数十万。徙知延安府,在任五年,屡上章陈童贯宣抚陕西所为害
【介绍】:宋嘉兴华亭人,字景元,号华亭逸人。善画,并善填词作小令。画枯笔翎毛有意外趣,但柯木未佳,常请名手补图,遂成全璧。兼工写竹。苏轼、晁补之多为题跋。
【生卒】:670-727瓌子,弱冠举进士。神龙中,拜中书舍人、同中书门下三品。与父同掌枢密,极受玄宗礼遇,仍旧参知政事。开元八年罢相,卒于礼部尚书任上。(,参见《新唐书》)【生卒】:670—727【介
【介绍】:春秋时楚人。楚王知接舆贤,聘之使治淮南。其妻勉以自足。然而君使不从为不忠;从而违心,又为不义。夫妇乃变姓名远遁。
【介绍】:清广东番禺人,字蓂朔。方殿元子。贡生。家居苏州,与沈德潜等相交厚。四方诗人来苏者,每至方氏广歌堂,赋诗宴饮。有《灵洲集》。
【介绍】:西汉人。秦末与东园公、用里先生、夏黄公隐于商山,年皆八十余,时称商山四皓。高祖敦聘不至。吕后用张良策,聘此四人以辅太子。高祖见之,以为太子羽翼已成,遂止废太子之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