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宋襄公

宋襄公

【生卒】:?—前637

【介绍】:

春秋时宋国国君,名兹父。桓公子。以庶兄目夷为相。齐桓公死后,与楚争霸。宋襄公九年,联卫、曹、邾等国伐齐,败齐师,立齐孝公而返。十二年,与齐、楚盟于鹿上,争作盟主。同年秋,宋、楚又会诸侯于盂,为楚执,因诸侯请求,获释。十三年伐郑,楚救郑,宋楚战于泓水。目夷主张乘楚兵渡河中袭击,不从,以讲仁义,等楚师渡河列阵后再战,丧失战机,大败伤腹归,次年死。在位十四年。


【生卒】:?—前637

名兹甫,一作兹父。桓公子。前651即位。以庶兄目夷为相。前639年,为鹿上之盟,想继齐桓公称霸。同年秋,又会诸侯于盂,为楚所擒,旋获释。次年,举兵伐郑,楚救郑伐宋,两军战于泓水,目夷建议乘楚军半渡进击,不听,宋军大败。伤股,次年伤重而死。


【生卒】:?—前637

【介绍】:

春秋时宋国国君,名兹父。桓公子。以庶兄目夷为相。齐桓公死后,与楚争霸。宋襄公九年,联卫、曹、邾等国伐齐,败齐师,立齐孝公而返。十二年,与齐、楚盟于鹿上,争作盟主。同年秋,宋、楚又会诸侯于盂,为楚执,因诸侯请求,获释。十三年伐郑,楚救郑,宋楚战于泓水。目夷主张乘楚兵渡河中袭击,不从,以讲仁义,等楚师渡河列阵后再战,丧失战机,大败伤腹归,次年死。在位十四年。


【生卒】:?—前637

名兹甫,一作兹父。桓公子。前651即位。以庶兄目夷为相。前639年,为鹿上之盟,想继齐桓公称霸。同年秋,又会诸侯于盂,为楚所擒,旋获释。次年,举兵伐郑,楚救郑伐宋,两军战于泓水,目夷建议乘楚军半渡进击,不听,宋军大败。伤股,次年伤重而死。


【生卒】:?—前637

【介绍】:

春秋时宋国国君,名兹父。桓公子。以庶兄目夷为相。齐桓公死后,与楚争霸。宋襄公九年,联卫、曹、邾等国伐齐,败齐师,立齐孝公而返。十二年,与齐、楚盟于鹿上,争作盟主。同年秋,宋、楚又会诸侯于盂,为楚执,因诸侯请求,获释。十三年伐郑,楚救郑,宋楚战于泓水。目夷主张乘楚兵渡河中袭击,不从,以讲仁义,等楚师渡河列阵后再战,丧失战机,大败伤腹归,次年死。在位十四年。


猜你喜欢

  • 柯尚迁

    【介绍】:明福建长乐人,字乔可,号阳石山人。嘉靖中由贡生官邢台县丞。有《周礼全经释原》、《曲礼全经类释》。

  • 安惇

    【生卒】:1042—1105【介绍】:宋广安军人,字处厚。上舍及第。调成都府教授。擢监察御史。哲宗绍圣初为谏议大夫。与蔡京治章惇、蔡卞所构同文院谤狱,诬司马光、刘挚、梁焘等人将谋废立。迁御史中丞。审阅

  • 张汤母

    【介绍】:史失其姓名。西汉京兆杜陵人。武帝时汤为御史大夫,决狱峻刻,为三长史所陷,坐罪自杀。昆弟诸子欲厚葬之,汤母曰:“汤为天子大臣,被污恶言而死,何厚葬!”载以牛车,有棺无椁。武帝闻之而案诛陷汤者。

  • 秦德藻

    【生卒】:1617—1701【介绍】:清江南无锡人,字以新,号海翁。秦松龄父。性孝友。家传挺秀堂、寄畅园,或毁于火,或为僧舍,德藻独力修复。后乾隆南巡,尝四至寄畅园。

  • 王充

    字仲任,会稽上虞(今属浙江)人。初至京师太学受业,拜班彪为师。因家贫无书,常到书肆阅读,遂至博览百家。归乡后以讲学为业,又仕郡功曹、州从事等。专心著述,立志辨疑释难,有《论衡》八十五篇、《养性论》十六

  • 黄秉中

    【生卒】:1654—1718【介绍】:清汉军镶红旗人,字惟一。初由荫监生任兵部笔帖式,历任山东范县知县、贵州黔西州知州、监察御史,浙江、福建二省巡抚。在浙遇大饥,请开内洋贩运之禁,来粮既多,地方安宁,

  • 章纶

    【生卒】:1413—1483【介绍】:明温州府乐清人,字大纶。正统四年进士。授南京礼部主事。景泰间入为礼部仪制郎中。曾上太平十六策,后又抗疏陈修德弥灾十四事,忤旨下狱,遭酷刑濒死。英宗复辟,获释,擢礼

  • 第五伦

    【介绍】:东汉京兆长陵人,字伯鱼。少耿介有义行,光武建武二十九年举孝廉,后拜会稽太守。在郡查禁巫祝,禁屠耕牛,百姓以安。章帝即位,擢为司空,上疏抑制外戚擅权。奉公尽节,在任以贞白称。后老病乞归。

  • 郭全

    辽阳人。父死后,事继母甚孝。【介绍】:元辽阳人。幼丧母,哀戚如成人。及壮,父卒,居庐三载。继母生四子,既长,求分财异居,田庐器物,全悉自取朽弊者,奉继母以居,供养无缺。

  • 史天祥

    【生卒】:1191—1258【介绍】:金元间永清人。史秉直侄。从伯父降蒙古,隶木华黎帐下,署都镇抚。从征战,所至皆先登。成吉思汗九年,父怀德战殁,领其所统黑军。屡下州城。累授蒙古汉军兵马都元帅,总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