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尔朱荣

尔朱荣

【生卒】:493-530

字天宝,北秀容(今山西忻县西北)契胡人。继父为部落酋帅。六镇起义后,荣招集兵马为魏战。以战功至仪同三司,擅据肆州。武泰元年(528),灵太后毒死明帝。荣举兵向洛阳,拥立庄帝。于河阴杀太后、少主及宗室、大臣等二千余人。后又出兵滏口,击败葛荣军,擒葛荣送洛阳。屯兵晋阳,遥执朝政。遣军破元颢,擒萧宝夤、万俟丑奴。自为大丞相、天柱大将军,封太原王。庄帝恶其逼迫,乘朝会时诛杀。(,参见《北史》)


【生卒】:493—530

【介绍】:

北魏北秀容川人,字天宝。契胡部落首领。孝明帝正光中,四方兵起,荣镇压各族起义,招纳侯景、高欢等。以功累官使持节、安北将军,都督桓朔讨虏诸军,封博陵郡公。孝明帝武泰元年,自晋阳入洛阳。胡太后毒死孝明帝,立幼主元钊。荣立孝庄帝,溺杀胡太后与元钊于河阴,杀丞相高阳王雍以下二千余人。任都督中外诸军事、大将军兼尚书令、太原王,专断朝政。还晋阳又镇压葛荣起义,击灭北海王元颢,镇压葛荣别部韩楼和万俟醜奴等,进位太师、天柱大将军。荣以本族子弟分掌权要,自居晋阳,遥控朝政。后于入朝时被孝庄帝杀于殿上,内外喜噪,声满洛阳城。


【生卒】:493—530

【介绍】:

北魏北秀容川人,字天宝。契胡部落首领。孝明帝正光中,四方兵起,荣镇压各族起义,招纳侯景、高欢等。以功累官使持节、安北将军,都督桓朔讨虏诸军,封博陵郡公。孝明帝武泰元年,自晋阳入洛阳。胡太后毒死孝明帝,立幼主元钊。荣立孝庄帝,溺杀胡太后与元钊于河阴,杀丞相高阳王雍以下二千余人。任都督中外诸军事、大将军兼尚书令、太原王,专断朝政。还晋阳又镇压葛荣起义,击灭北海王元颢,镇压葛荣别部韩楼和万俟醜奴等,进位太师、天柱大将军。荣以本族子弟分掌权要,自居晋阳,遥控朝政。后于入朝时被孝庄帝杀于殿上,内外喜噪,声满洛阳城。


【生卒】:493—530

【介绍】:

北魏北秀容川人,字天宝。契胡部落首领。孝明帝正光中,四方兵起,荣镇压各族起义,招纳侯景、高欢等。以功累官使持节、安北将军,都督桓朔讨虏诸军,封博陵郡公。孝明帝武泰元年,自晋阳入洛阳。胡太后毒死孝明帝,立幼主元钊。荣立孝庄帝,溺杀胡太后与元钊于河阴,杀丞相高阳王雍以下二千余人。任都督中外诸军事、大将军兼尚书令、太原王,专断朝政。还晋阳又镇压葛荣起义,击灭北海王元颢,镇压葛荣别部韩楼和万俟醜奴等,进位太师、天柱大将军。荣以本族子弟分掌权要,自居晋阳,遥控朝政。后于入朝时被孝庄帝杀于殿上,内外喜噪,声满洛阳城。


猜你喜欢

  • 索敞

    字巨振,敦煌(今属甘肃)人。为刘昞助教。入魏,以通儒学为中书博士。贵族子弟多从其受业。后卒于扶风太守任。众弟子为其请谥,遂谥献。(,参见《北史》)【介绍】:北魏敦煌人,字巨振。为刘昞助教,尽能传昞之业

  • 胡真

    江陵(今属湖北)人。初为县吏,唐末参加黄巢起义军,善骑射,被推为名将。后随朱温叛离义军,领兵袭取滑州,历任滑州节度使、宁远军节度使等职。【介绍】:唐末五代时江陵人。体貌宏壮,善骑射。初从黄巢涉淮、浙,

  • 王绍鼎

    【生卒】:?-857元逵子。父卒时,为镇州大都督府左司马。拜镇府长史、成德军节度、加尚书左仆射后卒。(,参见《新唐书》)【生卒】:?—857【介绍】:唐回纥阿布思族人,字嗣先。王元逵子。嗣父为成德军节

  • 邓孝廉

    【介绍】:宋韶州曲江人,字清臣。高宗建炎二年进士。精于《春秋》。为韶州教授,迁邕州通判、摄州事。发廪赈饥,全活甚众。迁知德庆府,卒。

  • 孔安国

    【生卒】:?—408【介绍】:东晋会稽山阴人,字安国。孔愉子。以儒素显。为晋孝武帝所礼遇,仕历侍中、太常。晋安帝时为会稽内史、领军将军,历尚书左右仆射。

  • 陈友谅

    【生卒】:1320—1363【介绍】:元沔阳玉沙县人,本姓谢,祖赘于陈,因从其姓。家世业渔。少读书,略通文义,优于武艺。曾为县小吏。元末从徐寿辉起事,依其将倪文俊为簿掾。渐升为元帅。顺帝至正十七年,袭

  • 傅上瑞

    历长沙佥事,摄偏沅巡抚事。唐王时,因何腾蛟推荐,任右佥都御史,实授偏沅巡抚。清兵逼沅州,出降。与刘承胤并被诛杀。【生卒】:?—1648【介绍】:明山东武定州人。崇祯十三年进士。初为武昌推官。南明隆武时

  • 罗士琳

    【生卒】:?—1853【介绍】:清江苏甘泉人,字次璆,号茗香。国子监生。曾考取天文生。精通数学。有《观我生室汇稿》,其中《四元玉鉴细草》、《校正算学启蒙》、《校正割圜密率捷法》、《续畴人传》等,都另有

  • 荆邯

    【介绍】:东汉平陵人。事公孙述为骑都尉。见东方将平,兵且西向,遂说述发兵。述然邯言,而蜀人及其弟光以为不宜,固争之,述乃止。

  • 毛松

    【介绍】:宋沛人,一作苏州昆山人。善画花鸟四时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