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人物>沈文阿

沈文阿

【生卒】:503—563

字国卫,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西)人。父以儒学著名于梁世,文阿少习父业,治《三礼》、《三传》。郡察孝廉,历为梁国子助教、五经博士。侯景之乱,还乡召募士卒,入援京师,兵败逃亡。敬帝时,为国子博士,掌仪礼。入陈,为通直散骑常侍、兼国子博士,于东宫讲《孝经》、《论语》。天嘉四年卒,所撰《仪礼》八十余卷,《经典大义》十八卷,并行于世。(,参见《南史》)


【生卒】:503—563

【介绍】:

南朝陈吴兴武康人,字国卫。沈峻子。少习父业,治《三礼》、《三传》。梁时,察孝廉,累迁国子助教、五经博士。萧纲(简文帝)在东宫,引为学士,使撮异闻,助撰《长春义记》。侯景乱起,景素闻其名,求之甚急,以自缢拒景,遇救而折左臂。梁末,为国子博士,据父遗稿,制定朝仪。陈文帝天嘉中,官通直散骑常侍,兼国子博士,领羽林监,于东宫讲《孝经》、《论语》。有《经典大义》等。


【生卒】:503—563

【介绍】:

南朝陈吴兴武康人,字国卫。沈峻子。少习父业,治《三礼》、《三传》。梁时,察孝廉,累迁国子助教、五经博士。萧纲(简文帝)在东宫,引为学士,使撮异闻,助撰《长春义记》。侯景乱起,景素闻其名,求之甚急,以自缢拒景,遇救而折左臂。梁末,为国子博士,据父遗稿,制定朝仪。陈文帝天嘉中,官通直散骑常侍,兼国子博士,领羽林监,于东宫讲《孝经》、《论语》。有《经典大义》等。


【生卒】:503—563

【介绍】:

南朝陈吴兴武康人,字国卫。沈峻子。少习父业,治《三礼》、《三传》。梁时,察孝廉,累迁国子助教、五经博士。萧纲(简文帝)在东宫,引为学士,使撮异闻,助撰《长春义记》。侯景乱起,景素闻其名,求之甚急,以自缢拒景,遇救而折左臂。梁末,为国子博士,据父遗稿,制定朝仪。陈文帝天嘉中,官通直散骑常侍,兼国子博士,领羽林监,于东宫讲《孝经》、《论语》。有《经典大义》等。


猜你喜欢

  • 冯俞昌

    【介绍】:清湖广汉阳人,字日俞。举孝廉,官县令。善画山水。

  • 温达

    【生卒】:?——1715姓费莫。满洲镶黄旗人。历官至户部侍郎,议政大臣,文华殿大学士。康熙三十五年(1696),与允祜等率领镶黄旗大营随征噶尔丹。屡次出办地方大案。纂修《国史》、《政治典训》、《平定朔

  • 傅介子

    【生卒】:?—前65【介绍】:西汉北地义渠人。以从军为官。时西域龟兹、楼兰曾联合匈奴,杀汉使者。昭帝元凤中,以骏马监求使大宛。奉诏令责楼兰、龟兹,两国王皆服罪。还拜中郎,迁平乐监。后因两国数反复,又奉

  • 陈稀

    【生卒】:?—前195秦末汉初宛句(今山东东明南)人。初为刘邦郎中。刘邦征匈奴至平城返,封为列侯,任赵相国,监赵,住边境,统领边兵。慕战国时魏信陵君之为人,广招宾客,为周昌所告,恐被诛,乃阴使人联络逃

  • 明熹宗

    【生卒】:1605—1627【介绍】:即朱由校。明朝皇帝。光宗子。泰昌元年九月,光宗死后嗣位。次年,改元天启。即位之初,以魏忠贤为司礼监秉笔太监,封乳母客氏为奉圣夫人。帝性好斧锯椎凿髹漆之事,厌闻朝事

  • 孙处

    【生卒】:359—411【介绍】:东晋末会稽永兴人,字季高。随刘裕征孙恩,封新夷县五等侯。后攻卢循,处率众先泛海袭破番禺,循党溃走,奔广州,追击之,因病不得穷讨,循得走交州。追封侯官县侯。

  • 马煦

    【生卒】:1244—1316【介绍】:元磁州滏阳人,字得昌。幼从杨震亨学,有时名。世祖至元初辟御史掾,十五年拜行台监察御史。时行省官私籍良民为奴至万余家,莫敢诘问,煦按籍还之。历荆湖行省员外郎、山南道

  • 倪国正

    【生卒】:?——1741字懋功。四川成都人。康熙举人,官广西义宁知县。乾隆六年,赴苗疆招抚起事苗众,被捕杀。

  • 焦显

    【介绍】:明山东德州人,字文明。景泰五年进士。授湖广道监察御史。巡视紫荆诸关,有威名。成化间,勘皇庄,悉以其田归原主。后以言事过激,降红城子驿丞。官至彰德知府。

  • 文安公主

    唐德宗女,出为道士。太和年间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