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人物>沈法兴

沈法兴

【生卒】:?—620

【介绍】:

隋至唐初湖州武康人。沈恪子。隋炀帝大业末,为吴郡太守。宇文化及杀炀帝,乃以诛化及为名起兵,将精卒六万趋江都。杀毗陵郡通守路道德,据有江表十余郡,自署江南道总管。闻越王杨侗立,乃上书称大司马,承制置百官。唐高祖武德二年,称梁王,建元延康。自以为江南指日而定,专立威刑,将士有小过,即便诛戮。后为李子通所败,投江死。


【生卒】:?-620

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世为郡豪,宗族强盛。隋末任吴兴郡守。大业十四年以讨宇文化及为名起兵,旋得精兵六万,割据余杭、丹阳等十余郡,自称江南道大总管。次年先后称天门公及梁王,年号延康。后被李子通击败,投江死。(,参见《新唐书》)


【生卒】:?—620

【介绍】:

隋至唐初湖州武康人。沈恪子。隋炀帝大业末,为吴郡太守。宇文化及杀炀帝,乃以诛化及为名起兵,将精卒六万趋江都。杀毗陵郡通守路道德,据有江表十余郡,自署江南道总管。闻越王杨侗立,乃上书称大司马,承制置百官。唐高祖武德二年,称梁王,建元延康。自以为江南指日而定,专立威刑,将士有小过,即便诛戮。后为李子通所败,投江死。


【生卒】:?-620

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世为郡豪,宗族强盛。隋末任吴兴郡守。大业十四年以讨宇文化及为名起兵,旋得精兵六万,割据余杭、丹阳等十余郡,自称江南道大总管。次年先后称天门公及梁王,年号延康。后被李子通击败,投江死。(,参见《新唐书》)


【生卒】:?—620

【介绍】:

隋至唐初湖州武康人。沈恪子。隋炀帝大业末,为吴郡太守。宇文化及杀炀帝,乃以诛化及为名起兵,将精卒六万趋江都。杀毗陵郡通守路道德,据有江表十余郡,自署江南道总管。闻越王杨侗立,乃上书称大司马,承制置百官。唐高祖武德二年,称梁王,建元延康。自以为江南指日而定,专立威刑,将士有小过,即便诛戮。后为李子通所败,投江死。


猜你喜欢

  • 刘畴

    字王乔,刘讷子。少有美誉,善谈名理。避乱坞壁,遭到胡商暗算,危急中取笛吹《出塞》、《入塞》曲,感动胡商而幸免遇害。怀帝永嘉中,官至司徒长史,被阎鼎杀害。【生卒】:?—311【介绍】:西晋彭城人,字王乔

  • 段孝言

    荣次子。起家司徒参军事。以父兄功封侯。武成帝时先后任刺史,都官尚书等。多行不法,虽遭贬斥,随即升用。后主初,助祖珽执政,为侍中、吏部尚书、中书监,位特进。复背珽附韩长鸾,官至尚书左仆射。掌管选举,取贿

  • 孔浩

    【生卒】:1294—1355【介绍】:元衢州西安人,字世广。孔子五十三世孙,孔淮弟。任宁国路学正,转政和县苦竹寨巡检,历西安主簿、江山尹,终遂安县主簿。

  • 孙绍

    【生卒】:465—533【介绍】:北魏昌黎人,字世庆。通经史。初为校书郎,稍迁给事中。孝明帝正光初,兼中书侍郎,使高丽。为徐兖和籴使,还朝,大陈军国利害。性抗直,言事不惮犯忤。孝庄帝永安中,拜太府卿。

  • 赵士宽

    【生卒】:?——1635字汝良,掖县(今属山东)人。由门荫为凤阳通判,驻颍州。“贼”陷城,巷战,力穷,投乌龙潭死。赠光禄丞。【生卒】:?—1635【介绍】:明山东掖县人,字汝良,号菉斐。以门荫为凤阳通

  • 周葵

    【生卒】:1098——1174字立义,常州宜兴(今属江苏)人。宣和进士。授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在职仅两月,奏疏至三十章,指责宰相赵鼎等。秦桧为相,不附桧,被劾落职。桧死,为权礼部侍郎兼国子祭酒。孝宗

  • 黄任

    【介绍】:清福建永福人,字于莘,一字莘田,号十砚老人。康熙四十一年举人。官广东四会知县。罢官归,船中所载惟砚石。归里后生活清苦。工诗,以轻清流丽为时人所称,七绝尤负盛名。年八十余而卒。有《秋江集》、《

  • 冯李骅

    【介绍】:清浙江钱塘人,字天闲。尝与陆浩同编《左绣》。

  • 金哀宗

    【生卒】:1198——1234即完颜守绪,又名宁甲速。金宣宗第三子。宣宗即位,封遂王。贞祐中,立为皇太子,控枢密院事。元光二年(1224),宣宗死,即皇帝位,改元正大。与夏、南宋罢兵言和,并遣使与元议

  • 韦世康

    【生卒】:531-597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十岁为州主簿。娶宇文泰女。北周末为司会中大夫。受杨坚信任。尉迟迥起兵,坚请其为绛州刺史。隋初为吏部尚书,选举公平,不受请托。隋置四大总管,以其为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