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人物>高欢

高欢

【生卒】:496-547

字贺六浑,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祖父犯法,徙居怀朔镇,习同鲜卑。家贫,及有马,方得任队主、函使。六镇起义,先后随破六韩拔陵杜洛周葛荣等,后降尔朱荣,为亲信都督。积功至第三镇人酋长,晋州刺史。荣卒,尔朱兆许他率六镇余部就食山东,遂整编军队,进据信都。532年3月,於韩陵山击败尔朱氏军,乘胜入洛阳,立孝武帝。以大丞相执朝政。534年帝西奔长安,另立孝静帝,迁都邺城,史称东魏。武定五年卒。北齐建国后追谥神武皇帝,庙号高祖。(一,,参见《北史》)


【生卒】:496—547

【介绍】:

东魏渤海蓨人,一名贺六浑。世居怀朔镇,遂习鲜卑风俗。北魏孝明帝孝昌元年,参与杜洛周起义军,后归葛荣,旋又叛降尔朱荣,为亲信都督、晋州刺史。荣为孝庄帝所杀,欢奉尔朱兆命破步藩,遂统率六镇起事余众及葛荣旧部入山东。时尔朱氏残暴,吏民苦之,欢起兵讨灭尔朱氏,废节闵帝及后废帝,立魏孝武帝,自为大丞相。及孝武帝图谋攻欢失败,西奔长安,欢另立孝静帝。自是魏分东西,高氏执东魏政十六年,与西魏连年作战,互有胜负。死后,其子高洋代东魏称北齐帝,追尊为神武帝,庙号高祖。


【生卒】:496—547

【介绍】:

东魏渤海蓨人,一名贺六浑。世居怀朔镇,遂习鲜卑风俗。北魏孝明帝孝昌元年,参与杜洛周起义军,后归葛荣,旋又叛降尔朱荣,为亲信都督、晋州刺史。荣为孝庄帝所杀,欢奉尔朱兆命破步藩,遂统率六镇起事余众及葛荣旧部入山东。时尔朱氏残暴,吏民苦之,欢起兵讨灭尔朱氏,废节闵帝及后废帝,立魏孝武帝,自为大丞相。及孝武帝图谋攻欢失败,西奔长安,欢另立孝静帝。自是魏分东西,高氏执东魏政十六年,与西魏连年作战,互有胜负。死后,其子高洋代东魏称北齐帝,追尊为神武帝,庙号高祖。


【生卒】:496—547

【介绍】:

东魏渤海蓨人,一名贺六浑。世居怀朔镇,遂习鲜卑风俗。北魏孝明帝孝昌元年,参与杜洛周起义军,后归葛荣,旋又叛降尔朱荣,为亲信都督、晋州刺史。荣为孝庄帝所杀,欢奉尔朱兆命破步藩,遂统率六镇起事余众及葛荣旧部入山东。时尔朱氏残暴,吏民苦之,欢起兵讨灭尔朱氏,废节闵帝及后废帝,立魏孝武帝,自为大丞相。及孝武帝图谋攻欢失败,西奔长安,欢另立孝静帝。自是魏分东西,高氏执东魏政十六年,与西魏连年作战,互有胜负。死后,其子高洋代东魏称北齐帝,追尊为神武帝,庙号高祖。


猜你喜欢

  • 徐徽

    【介绍】:宋滁州全椒人,字仲元,号独山翁。仁宗嘉祐四年进士。历官提举利州常平,抗疏致仕,居于独山。曾编辑唐宋两朝文,为《滁阳庆历集》。

  • 方孔炤

    【生卒】:1591—1655【介绍】:明安庆府桐城人,字潜夫,号仁植。方以智父。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天启间为职方员外郎,以忤崔呈秀削籍。崇祯初,起故官。十一年以右佥都御史巡抚湖广,连败农民军李万庆、罗汝

  • 房士达

    【生卒】:496-533三益次子。起家济州左将军府仓曹参军。明帝孝昌末,以父死还乡,聚众助刺史平刘苍生、房须等。就家拜平原太守。庄帝时,为济南太守。城民起兵逐刺史,迎士达据州自守。卒。谥武。【生卒】:

  • 方友升

    【生卒】:?——1906湖南长沙人。咸丰末年从征四川,官守备。同治七年(1868),从军西征。参加太子寺、肃州、巴燕戎格诸战,赐号“哈丰阿巴图鲁”。光绪初年从出关,攻克达坂、托克逊、吐鲁番、阿克苏、库

  • 王锡爵

    【生卒】:1534——1610字元驭,太仓(今属江苏)人。嘉靖进士,授编修。累升至祭酒。万历五年(1577)以詹事掌翰林院。张居正夺情,廷杖吴中行、赵用贤等。锡爵至居正处切谏。居正刚归治丧,九卿即请召

  • 陆尚质

    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父舟遇风将飘入海。尚质跃入波涛中,欲拉舟靠岸。溺死。里人呼其处为“陆郎渡”。【介绍】:明浙江山阴人。父渡江遇风,飘舟将入海。乃自岸跃入涛中,欲挽舟近岸。后父舟获救,其溺死。乡人称

  • 何从义

    延安洛川(今陕西洛川)人。祖父母去世后,他居于墓侧,不解衣带,不食菜果,唯吃疏食而已。事父母,孝养尤至。其叔伯皆无子,他为之治葬,筑高坟【介绍】:元延安洛川人。祖父母亡,庐墓侧,素食。孝养父母尤至。伯

  • 富僧阿

    【生卒】:?——1775姓舒穆禄,满洲正黄旗人。初为拜唐阿,历任成都、三姓、宁古塔副都统,荆州、黑龙江、西安将军。在黑龙江巡行中俄边界,遣员探查格尔毕齐、精奇哩江、西里木第河、钮曼诸河源头及至黑龙江里

  • 陆令萱

    【生卒】:?-577夫以谋叛处死,入宫廷为后主乳母。受胡太后宠信,封郡君。和士开、高阿那肱为其养子,穆昭仪为其养女。善奉迎后主,权威日重。操纵宫闱,干预政治,至太后亦屈意相下。穆昭仪为皇后,进其号“太

  • 车泰

    【介绍】:明江西金溪人,字子谟。兄弟三人俱受业于吴与弼。笃学力行,乐道不仕。其学归旨于礼,以敦复名其斋。有《敦复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