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诗词百科>九皋唳

九皋唳

典出《诗·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毛传:“皋,泽也。言身隐而名著也。”后用以喻声名远扬。杜甫《八哀诗·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独步四十年,风听九皋唳。”亦作“九皋鸣”、“九皋声”。孟球《和主司王起》:“谁料羽毛方出谷,许教齐和九皋鸣。”殷尧藩《游王羽士山房》:“山横万古色,鹤带九皋声。”亦省作“九皋”。元希声《赠皇甫侍御赴都八首》之三:“九皋千里,其声不忒。”

猜你喜欢

  • 雀伺螳螂

    汉刘向《说苑·正谏》:“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

  • 猿鹤沙虫

    《艺文类聚》卷九〇引晋葛洪《抱朴子》:“周穆王南征,一军尽化。君子为猿为鹤,小人为虫为沙。”后因以“猿鹤沙虫”喻指战死疆场的将士。亦泛指百姓、众生。李白《古风》之二八:“君子变猿鹤,小人为沙虫。”

  • 三春时有雁,万里少行人

    【介绍】:王维《送刘司直赴安西》诗句。整个儿春天偶有大雁飞过,遥远的路途绝少见到行人。极写边地荒凉,三春之长与雁过之稀,万里之阔与人行之少,形成了鲜明对比。

  • 登庐山五老峰

    【介绍】:李白作。一作《望庐山五老峰》。五老峰,在庐山东南,五峰连结,如五位老人,故名。其下即是屏风叠,李白隐居之处。此诗以“青天削出金芙蓉”为喻,写出了五老峰之峭拔秀丽,亦有惊叹上苍鬼斧神工之意。诗

  • 王贞白

    【介绍】:字有道,信州永丰(今江西广丰)人。昭宗乾宁二年(895)登进士第。后七年始授校书郎。天复中,朱全忠犯阙,昭宗为韩全诲劫持往凤翔,贞白遂退居著书,不复干禄。学力精赡,笃志于诗,诗名大播于唐末。

  • 袁还朴

    【介绍】:见袁不约。

  • 环玦

    《荀子·大略》“绝人以玦,反绝以环。”意谓古代帝王以玦作为放逐有罪之臣的标志,而以环召回被放逐者。后因以“环玦”表示官员的内召和外贬。李德裕《夏晚有怀平泉林居》:“凄凄视环玦,恻恻步庭庑。”

  • 初唐诗学著述考

    王梦鸥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4年出版。本书为王云五主编《人人文库》之一种,先后对上官仪、元兢、崔融、李峤等人的诗学著作进行了考证、辑校和论述。为研究初唐诗歌和诗学理论必不可少之参考书。

  • 泰山

    古称岱山,又称岱宗。春秋时改称泰山。在山东省中部,绵亘泰安、济南、长清、肥城诸市县之间。主峰在泰安市北玉皇顶。为五岳之一,因地处我国东部,故称东岳。古人以东方为万物交替、初春发生之地,因有“五岳之长”

  • 芳草

    【介绍】:罗邺作。见《赏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