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唐禅僧。福州(今属福建)人。出家于福州大中寺。后嗣百丈怀海。归住本州古灵寺,世称古灵和尚。乾宁时尚在世。《祖堂集》、《景德传灯录》有传。《全唐诗补编·续拾》补诗偈1首。
【介绍】: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天祐二年(905)进士。《全唐诗》录其《题惠严寺》诗1首,此诗又见卷八八七,作晚唐崔融诗,题作《题惠聚寺》,文字全同。据考,当为崔融作。或融与庸为一人,因声近而讹。
【介绍】:见孙翌。
【生卒】:?—793【介绍】:唐代诗人。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至德二载(757)为南昌令。大历中为祠部郎中兼侍御史,与皎然等在常州联句。后为金部郎中。德宗时为苏州、楚州刺史。贞元九年(793)卒。《
【介绍】:张继作。诗题一作《洪州送郄绍充河南租庸判官》。郄绍,为邹绍先之讹夺。邹判官,即邹绍先,曾赴河南任租庸判官。判官,唐幕府官职名。陈留,在今河南开封东南。诗对安史之乱给北方农村造成的荒凉萧条景况
春秋时吴公子光谋取王位,他请吴王僚赴宴,派专诸把匕首藏于鱼腹,乘进食时杀死吴王僚,公子光即位,是为阖闾。事见《左传·昭公二十七年》。杜甫《壮游》:“蒸鱼闻匕首,除道哂要章。”
把衣服熨平。王建《田侍郎归镇》:“熨帖朝衣抛战袍,夔龙班里侍中高。”
【介绍】:或误作孙愿。睦州(今浙江建德)人。玄宗或肃宗时进士,郎士元尝作诗称之。大历二年(767)有送薛景仙和蕃诗。《全唐诗》存诗2首。
《庄子·齐物论》:“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大(泰)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后因以“泰山小”指清静自适、物我齐一的境界。杜牧《独酌》:“独佩一壶游,秋毫泰山小。”
本指春秋时晋文公焚烧山林以逼介子推出仕的故事。后用为悉心聘贤之典。吴仁璧《投谢钱武肃》:“累重虽然容食椹,力微无计报焚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