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介绍】:

①(全)储光羲作。慈恩寺塔,即今陕西西安大雁塔。此诗作于天宝十一载(752)秋,时光羲与高适薛据岑参杜甫等同登慈恩寺塔,各有题咏,储诗极言塔之高险,气象宏大,摹景传神。最后四句归结到对教义的感悟,以切登佛塔之题。仇兆鳌评曰:“风秀熨贴,不愧名家。”(《杜诗详注》卷二)②(全)高适作。见《同诸公登慈恩寺浮图》。③(全)杜甫作于天宝十一载(752)秋。时作者与高适、岑参、储光羲、薛据等同登长安慈恩寺塔(今西安大雁塔),各赋诗一首,唯据诗失传。题下原注:“时高适、薛据先有此作。”杜甫奉和在后,故曰“同诸公”。诗以象征手法,通过登塔时所见景物之描写,曲折反映出其时危机四伏之社会现实,抒发了诗人忧国之深沉感慨。吴瞻泰曰:“登高望远,百忧皆集。三、四两句,为一篇扼要。言天下惟放达者无忧,我非其人,翻生百忧,反言见意。‘虞舜’,忧明皇之游幸;‘瑶池’,忧贵妃之荒宴;‘黄鹤’,忧君子之去位;‘阳雁’,忧小人之贪禄。皆暗以忧字串,而妙在不即接,又以‘俯’、‘仰’二段参错成章,几以为写登塔之景,而实隐其用笔之端。意奇法变,纵横跌宕,非可以寻常规矩求之也。”(《杜诗提要》卷一)仇兆鳌曰:“同时诸公登塔,各有题咏”。“少陵则格法严整,气象峥嵘,音节悲壮,而俯仰高深之景,盱衡今古之识,感慨身世之怀,莫不曲尽篇中,真足压倒群贤,雄视千古矣。”(《杜诗详注》卷二)

猜你喜欢

  • 古风(西上莲花山)

    【介绍】:李白作。安禄山在天宝十四载(755)冬发动叛乱,攻占了东都洛阳,次年正月称帝,大封伪官。此诗以游仙诗的形式,描写了安禄山叛军屠杀洛阳军民的惨状及大封伪官的情景。此诗当作于至德元载洛阳陷落之后

  • 云台峰五女仙

    【介绍】:见杨敬真。

  • 范汪言

    东晋人范汪有器识。时苏峻叛乱,庾亮、温峤率兵讨之。恐贼强,不敢轻进。范汪向温峤进言,分析了叛军弊端,使晋军坚定了决心,取得了胜利。见《晋书·范汪传》。后以“范汪言”指有见识的进言。罗隐《送光禄崔卿赴阙

  • 何承裕

    【介绍】:韶州曲江(今属广东)人。五代后晋天福末年进士,曾为县令。入宋后,历监察御史、侍御史,又历知忠、万、商三州。太平兴国(976—984)间卒。为人清狂,好为歌诗,而政声颇美。《宋史》有传。《全唐

  • 时世行

    【介绍】:杜荀鹤作。见《山中寡妇》和《乱后逢村叟》。

  • 徐市

    秦方士,齐人。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徐市上书始皇,得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李白《古风》之三:“徐市载秦女,楼船几时回?”

  • 李白悬案揭秘

    李绍先、李殿元著。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年10月出版,19万字。收入《中国名人悬案系列》丛书。本书以探讨悬案的方式对李白的生平、涉世、交游、诗作中存在的争议和疑点进行了有益的分析论证。全书分:“天才英

  • 世情已逐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长

    【介绍】:贾至《巴陵夜别王八员外》末二句。借眼前“浮云”、“江水”之景写萧散“世情”,不绝“离恨”,自然深挚,生动感人。

  • 中晚唐人七言绝句诗选

    选集。清陈法祖编。此书不分卷。《清史稿·艺文志四》著录之。有雍正时陈氏自刊本,二册,现藏国家图书馆。

  • 李鹏

    【介绍】:唐代诗人。字至远,以字行。《新唐书·李素立传》云始名鹏,后改名至远。赵州高邑(今属河北)人。生卒年不详。少秀悟,能通《尚书》、《左氏春秋》。始调蒲州参军,累补乾封尉。高宗上元时,制策高第,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