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沈佺期《夜游》诗句。月华,月光,月色。二句写夜游情景:明月照耀,如同白昼;地上灯光跟天上星光交相辉映。表现了夜游时的畅快心情。
【介绍】:中宗时学士,曾任工部郎中。《全唐诗》存诗1首。
古南海越裳国人。亦泛指边远地区之民。喻指天下太平,四海归化。欧阳詹《元日陪早期》:“仪籥不唯丹穴鸟,称觞半是越裳人。”参见“越裳白雉”。
见“王粲去国”。
【介绍】:见张继。
比喻从属于他人。《战国策·韩策一》记载:苏秦以约纵游说诸侯,他曾用谚语“宁为鸡口,无为牛后”劝说韩国国君不要顺从秦国。元稹《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那能作牛后,更拟助洪基。”
地名。在今陕西眉县北。东汉初平中,董卓于郿地筑坞,高厚七丈,与长安城同高,又号“万岁坞”。坞内广聚珍宝,积储三十年的谷物,自谓事成可雄据天下,不成则守住郿坞足以终老。后卓被杀,郿坞被摧毁。杜甫《郑驸马
词文。作者佚名。敦煌遗书存十种写本:S3877、5949,北京大学藏本,均首题“下女夫词一本”;P3350,首题“下女词一本”;此外,还有S3227、5515、5643,P2976、3893、3909
律诗对仗的变格之一。指颔联不对而只有颈联对仗的情况。如此种首联、颔联、尾联皆不对仗,只有颈联对仗的律诗,在五律中常见,七律中很少见。用蜂腰格写成的诗称蜂腰体。如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平声和仄声。平指四声中的平声,仄指四声中的上、去、入三声。旧体诗词和骈俪文所用字音必须平仄相互交替,使声调谐协。宋陈鹄《耆旧续闻》卷四:“近代声律尤严,或乖平仄,则谓之失黏。”参见“平声”、“仄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