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慧能

慧能

【生卒】:638—713

【介绍】:

唐代高僧。一作惠能。俗姓卢。新州新兴(今属广东)人,误作曲江(今广东韶关)人。原籍范阳(治今北京)。其父武德中流放新州,终于贬所。能幼随母砍柴为生。偶闻人诵金刚般若经,遂生出家之念。后辗转至黄梅参禅宗五祖弘忍,为行者服役于碓房。龙朔(一说咸亨,误)中,密受弘忍法衣而至韶州曹溪。隐居十余年,始至广州法性寺,出示衣钵,披剃受戒。上元中,移住韶州宝林寺,演畅宗风,天下言禅道者归依之。卒于新州国恩寺。宪宗时赐号大觉禅师。为南宗禅学创始人,门人尊为禅宗第六祖。有《金刚般若经口诀正义》一卷,著录于《新唐书·艺文志三》。门人辑论说之语,为《六祖法宝坛经》,传世版本多种。《全唐诗补编》录诗偈二十首。王维柳宗元刘禹锡等曾为之作碑铭。事迹见唐法海《六祖大师缘起外纪》、《宋高僧传》卷八。

【生卒】:638—713

【介绍】:

亦作“惠能”。原籍范阳(今河北涿州),出生于新州新兴(今属广东)。俗姓卢,三岁丧父,稍长靠卖柴度日,颇悟经诵。咸亨中,投禅宗五祖弘忍门下,作“行者”,在碓房舂米。弘忍传法衣时,所呈之偈胜于上座僧神秀,遂得弘忍密授法衣,并遵师嘱隐迹,十六年后方出。归住韶州曹溪宝林寺,说法逾三十年,影响甚大。武则天、中宗都曾召其入京,均以疾辞。死后,宪宗追谥为大鉴禅师。《旧唐书》有传。慧能为禅宗南宗创始人,宣扬顿悟,被尊为禅宗六祖。弟子法海汇其说为《六祖法宝坛经》,为禅宗“宗经”。盛唐后,南宗渐成正宗。《全唐诗补编》收其诗偈20首。

猜你喜欢

  • 变律

    【介绍】:苏涣作。这组五言古诗原为十九首,现仅存三首。诗或感怀人生,或针砭时事,皆有为而作。第一首以自然界寒暑变易、阴阳交替之不可逆转,喻人世间天命之不可违抗,慨叹世人争名逐利之徒劳无益。第二首借长安

  • 冯敬

    汉人。文帝时为御史大夫,因奏请严惩企图割据叛乱的淮南厉王而被刺客暗杀。事见《汉书·贾谊传》。后用以指大臣被暗杀。柳宗元《古东门行》:“当街一叱百吏走,冯敬胸中函匕首。”

  • 周祚

    【介绍】:唐末人。张为《诗人主客图》将其列为瑰奇美丽主之及门者。《全唐诗》存诗1首。

  • 澹交

    【介绍】:晚唐苏州昭隐寺僧。僖宗乾符六年(879)为昭隐寺僧藏广作真赞。《全唐诗》存诗3首,《全唐诗补编·续补遗》补诗1首。

  • 西蕃

    指吐蕃。杜审言、皇甫曾都有《送和西蕃使》诗。亦泛称西域一带及西部边境地区。贯休《古塞下曲》:“将军更移帐,日日近西蕃。”

  • 殷济

    【介绍】:大历、贞元间人。曾在北庭节度使幕府任职,后被吐蕃所俘。《全唐诗补编·续拾》收其诗14首。

  • 李北海全书

    唐祖培辑。见《李北海集》条。

  • 平城下

    【介绍】:李贺作。李贺曾经入潞州,到过雁门、平城等边塞地带,对边塞生活有所体验,他曾看到当时的“守边之将,不恤其士卒之饥寒,其下苦之,代作此辞以刺”(王琦《李长吉歌诗汇解》卷四)。士卒处境即使如此困苦

  • 耳顺

    指六十岁。语本《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顺。”白居易有《耳顺吟寄敦诗梦得》诗。

  • 宿临江驿

    【介绍】:张籍作。一作《宿江上馆》、《宿江上》、《宿溪中驿》、《次刘长卿旅舍韵》。诗前二联描写驿站夜景,后二联抒发旅中乡思。夜景之静美与思情之深沉浑然交织,平直中见深挚,故清人潘德舆誉为“绝唱”(《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