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李隆基

李隆基

【生卒】:685—762

【介绍】:

唐玄宗。睿宗李旦第三子,常自称“三郎”。中宗暴卒,率军平韦后之乱,迎立睿宗。延和元年(712),睿宗禅位,八月即皇帝位,改元先天。先天二年又平太平公主之乱。玄宗在位长达45年,是唐朝在位最久的一位皇帝。前期励精图治,国力强盛,经济繁荣,史称“开元之治”。后期荒于政事,任用非人,沉溺声色,招致安史之乱。天宝十五载七月,太子李亨即位灵武,是为肃宗,尊玄宗为太上皇。后抑郁而死,享年78。谥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世称“唐明皇”。新、旧《唐书》有本纪。玄宗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又善书法,工诗能文,是历史上有名的一位多才多艺的皇帝。现存诗约70首,《全唐诗》编为1卷。丁仪说他“为诗远追古人,近蔑齐梁、建安一体,开盛唐之风,帝实肇之。”(《诗学渊源》卷八)

【生卒】:685—762

【介绍】:

唐代皇帝、文学家。即唐玄宗。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睿宗第三子,后世称“唐明皇”。中宗垂拱三年(687),封楚王。武则天长寿二年(693),改封临淄郡王。景龙四年(710),中宗暴崩,韦后临朝称制,他率兵诛韦后及韦氏之党,迎立睿宗。睿宗景云元年(710),因功进封平王,立为皇太子。先天元年(712),继位。二年(713),太平公主谋乱,玄宗先发制人,杀乱党,赐太平公主死。玄宗在位四十五年,前期励精图治,政治清平,先后任用姚崇宋璟张九龄等人为相,促使经济、文化全面繁荣、国力强盛,李唐王朝进入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后期贪图享乐,倦于万机,李林甫、杨国忠相继执政,蔽塞言路,排斥贤能,政治昏暗,国事日非,终于酿成“安史之乱”。天宝十五载(756)六月,仓皇离京,幸蜀避乱。太子李亨于灵武即位,尊其为太上皇。至德二载(757)两京收复后还京。上元二年(762)崩,年七十八。谥曰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庙号玄宗,葬于桥陵。玄宗多才艺,工诗能文,知音律,善书法,他“恶华好朴,去伪从真,使海内词场,翕然尊古”(殷璠河岳英灵集叙》),“好经术,群臣稍厌雕琢,索理致,崇雅黜浮,气益雄浑”(《新唐书·文艺传序》)。其文学主张实有益于盛唐文坛。玄宗著述甚丰,有《周易大衍论》三卷、《金风乐》一卷、《今上孝经制旨》一卷、《韵英》五卷,《开元文字音义》三十卷、《道德经注》一卷、《道德经疏》、《金刚般若经注》一卷、《太一枢会赋注》一卷、《开元广济方》五卷、《玄宗集》(卷亡),均著录于《新唐书·艺文志》。《圣神祖玄元皇帝太清宫祠令》一卷,著录于《宋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除《玄宗集》外,诸书均已失传。《全唐文》、《唐文拾遗》及《唐文续拾》存文二十五卷又一篇;《全唐诗》存诗六十二首、断句八句,《全唐诗逸》、《全唐诗补编》共补诗八首、诗序一首;《全唐诗》存词一首。事迹见新、旧《唐书》本纪,《唐诗纪事》卷一。

猜你喜欢

  • 崔澹

    【介绍】:唐代诗人。字知止。博陵安平(今属河北)人。生卒年不详。崔远父。大中十三年(859)进士及第。累迁礼部员外郎。咸通十一年(870)考试应宏词选人。乾符初,为司封郎中,充翰林学士。二年(875)

  • 九华山人

    【介绍】:见杜荀鹤。

  • 崔昌之

    【介绍】:见崔远。

  • 永宁里园亭

    羊士谔有《永宁小园即事》、《永宁里园亭休沐怅然成咏》、《酬卢司门晚夏过永宁里弊居林亭见寄》等诗,据此知羊士谔园亭在长安外郭城永宁坊(在今西安市城南雁塔路中段与鲁家村一带)。

  • 贪官怨

    【介绍】:皮日休作。是其《正乐府十篇》之第三首。诗讽刺整个官吏体制的腐朽无能,说他们“素来不知书,岂能精吏理”。“愚者若混沌,毒者如雄虺”。诗人提出广取人材,选贤任能,如果能做到这一点,诗人又表示“天

  • 不空

    【生卒】:705—774【介绍】:唐代高僧。梵名阿月佉跋折罗,意为不空金刚。北天竺(今印度)人,一说狮子国(今斯里兰卡)人。幼随叔父来唐。开元七年(719)起师事金刚智。次年从其至洛阳。十二年(724

  • 止棘

    《诗·小雅·青蝇》篇用青蝇“止于棘”来喻谗毁。后用“止棘”来指忠臣遭谗言陷害。吴融《赴阙次留献荆南成相公三十韵》:“痛知遭止棘,频叹委飘蓬。”

  • 叔孙礼乐

    泛指朝廷的礼仪制度。杜甫《忆昔二首》之二:“叔孙礼乐萧何律,岂闻一绢直万钱。”参见“叔孙通”。

  • 王彦威

    【生卒】:?—845【介绍】:唐代散文家。字子美。太原(今属山西)人。少孤贫。元和中明经及第,补太常寺检讨官。献《元和新礼》三十卷,授太常博士。累迁司封郎中、弘文馆学士。大和五年(831)授谏议大夫。

  • 陈裕

    【介绍】:唐末五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举进士不第,游于蜀,誓弃举业,唯事讽咏,睹物便嘲。因暴疾而卒于成都。存嘲谑诗七首,《全唐诗补编》录之。事迹见《鉴诫录》卷一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