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诗词百科>路应

路应

【生卒】:745—811

【介绍】:

字从众,京兆三原(今属陕西)人。路嗣恭嫡子。以门荫擢侍御史、著作郎,历虔州、温州、庐州、常州刺史。永贞元年(805)末,迁宣歙池观察使,进封襄阳郡王。官终左散骑常侍。卒谥靖。《新唐书》有传。《全唐诗》存诗1首,《全唐诗补编·续拾》补诗1首。

【生卒】:745—811

【介绍】:

唐代诗人。字从众。京兆三原(今属陕西)人。以门荫累官侍御史、著作郎。贞元三年(787),为虔州刺史。六年(790),为温州刺史。拜兵部郎中兼御史中丞、淮南军司马。约十八年(802),为庐州刺史。入为职方郎中兼御史中丞,佐盐铁使。永贞元年(805)为常州刺史,迁宣歙观察使。元和元年(811)拜左散骑常侍,卒。《全唐诗》存诗一首,《全唐诗补编》补一首。事迹见唐韩愈《路公(应)神道碑铭》,参《唐刺史考》虔州、庐州、常州等。

猜你喜欢

  • 魏朋妻

    【介绍】:建州刺史魏朋,素无诗思。后得病,忽索笔作诗,寻绎诗意,如同其亡妻相赠,旋病卒。《全唐诗》录魏朋妻鬼诗1首。

  • 验炭

    古代测候季节变化的方法。其法为于密室中置十二律管,管中装上葭灰,时至几月,则相应管中之灰浮飞。裴度《至日登乐游园》:“验炭论时政,书云受岁盈。”

  • 连空青嶂合,向晚白云生

    【介绍】:张九龄《晚霁登王六东阁》诗句。二句写晚霁登阁所见景色:雨后峰峦叠翠,与长空连成一片,袅袅白云从山间生出,与青山相映,交织成一幅绚丽的晚景图画。

  • 秋晓行南谷经荒村

    【介绍】:柳宗元作。时柳宗元谪居永州,深秋清晨,行南谷,经荒村,一路见闻,有感于怀而作此诗。意谓踏着深秋的朝露,行于南谷幽壑,黄叶覆盖了溪桥,荒村唯有古木,寒花也已凋疏,溪水也快断流。我已远离宦海,超

  • 李道古

    【生卒】:768—820【介绍】: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排行大。宗室后裔。贞元五年(789)进士及第。授校书郎。四迁至宗正丞。宪宗即位,擢司门员外郎。历利、随、唐、睦四州刺史。迁宗正少卿。元

  • 无端

    ①没有起点或终点。王昌龄《大梁途中作》:“怏怏步长道,客行渺无端。”②没有理由,无缘无故。贯休《秋望寄王使君》:“无端求句苦,永日壑风吹。”张祜《杨花》:“无端惹著潘郎鬓,惊杀绿窗红粉人。”③无意;无

  • 中散论

    指嵇康的《养生论》。嵇康曾著《养生论》,主张“修性以保神,安心以全身,爱憎不栖于情,忧喜不留于意,泊然无感而体气和平。又呼息吐纳,服食养神,使形神相亲,表里俱济”。后因以“中散论”泛指养生之道。高适《

  • 林公

    指东晋高僧支遁。支遁字道林,有高行,人们尊称其为林公。见《世说新语·言语》南朝梁刘孝标注引《高逸沙门传》。后用作僧人的美称。耿?《题藏公院》:“吉院林公住,疏篁近井桃。”武元衡《夏与熊王二秀才同宿僧院

  • 李贻孙

    【介绍】:唐代文学家。生卒年、籍贯不详。大和中,为福建团练副使。历金部、司勋二员外郎。会昌五年(845)为夔州刺史。大中三年(849)为左谏议大夫,充弘文馆学士、判馆事。大中五年(851),出任福建观

  •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介绍】:王维《归嵩山作》诗句。二句谓:流水好似有意相送,傍晚的鸟儿与我结伴还山。用陶渊明《饮酒》“飞鸟相与还”诗意,移情及物,表现了诗人归山时愉快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