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诗词百科>采莲曲

采莲曲

【介绍】:

①(全)王勃作。《采莲曲》,乐府旧题,属《清商曲辞·江南弄》七曲之一。诗题一作《采莲归》。此诗主要描写一个采莲女的劳动生活及其对征夫的深切思念,而在篇末扩大到写一群采莲女“共问寒江千里外,征客关山路几重”,从而控诉了战争给广大士兵及其家庭带来的深重苦难。诗中杂用三、五、七言句式,语言活泼,音节谐婉,富有民歌气息。②(全)崔国辅作。写江南水乡美丽的风光及青年男女天真活泼,对美好爱情的追求。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评曰:“前二句,极妍铄。后二句,莲浦相逢,乍惊美艳,仙侣并舟,低回不去,有目逆而送之意。折芳馨以相赠,托微波以通辞。作者含意未伸,语殊蕴藉。”③(全)李白作。王琦注云:“《采莲曲》起于梁武帝父子,后人多拟之。”(《李太白全集》卷四)此诗当是太白年轻时,东游吴越时所作。诗写一群青春洋溢的采莲女在劳动中欢声笑语,风情万种,使过路的行客徘徊顾盼,留连忘返,表达出诗人对她们的热情赞美。王夫之云:“卸开一步,取情为景,诗文至此,只存一片神光,更无形迹矣。”(《唐诗评选》卷一)《唐宋诗醇》卷三也赞道:“绮而不艳,此自关乎天分。王安石云:诗人各有所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此李白所得也。于此亦可见之。”④(全)李康成作。此诗描写江南水乡劳动妇女采莲活动的场景。采莲少女们的红袖翠钿,隐现出没于青荷碧水之间,如在画中。清新的语言、活泼的句式,均与诗中的欢快氛围极为协调。结句“各回船,两摇手”,似写男女情事,然却故意闪烁其词,生动地表现了少女那种既热烈又矜持,欲露还藏、捉摸不定的微妙感情。吴瑞荣评曰:“结语尤见‘发乎情,止乎礼义’遗意,自是盛唐高处。”(《唐诗笺要》后集卷八附词)吴山民曰:“以繁声急节,写艳语密情,却简得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⑤(全)刘方平作。此诗以简括洗炼的笔墨,维妙维肖地刻画了一个美丽可爱、朴实勤劳的采莲少女形象。语言朴素自然,情景浑然一体。清乔忆评云:“愈俚愈妙,六朝小乐府之遗。”(《大历诗略》卷六)⑥张籍作。诗描写江南女子采莲情形。以采莲女子的活动为线,写远景,写近景;写其衣饰,写其歌笑。笔触灵活,收放自如,轻盈明快。⑦(全)白居易作。约作于元和十一年(816)至长庆二年(822)间。诗以欢快笔调,描写采莲女的劳动生活及对纯洁爱情的追求。神态逼真,富有情趣,生活气息浓郁,活泼清新,是上乘佳作。

猜你喜欢

  • 秋宿湘江遇雨

    【介绍】:谭用之作。抒写乡思羁愁、怀才不遇之情。首联言孤舟受阻,深夜难眠,并以刘琨自拟,表现其干时济世之志;颔联直写秋雨,扣题作景物渲染,描绘出湖南雄奇壮美的风光景物,地方特色浓郁;颈联出句以物起兴,

  • 奈河

    佛教传说冥间之河,渡此即为地狱。寒山《诗三百三首》之二三五:“临死度奈河,谁是喽啰汉。”

  • 见溺不援

    看见有人落水而不去救助。语出《孟子·离娄上》:“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与?’孟子曰:‘礼也。’曰:‘嫂溺,则援之以手乎?’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

  • 萧昕

    【生卒】:699—791【介绍】:唐代文学家。字中明。河南(治今河南洛阳)人。玄宗开元十九年(731),首举博学宏词,授阳武主簿。天宝初,复举宏词,授寿安尉,累迁左拾遗、宪部员外郎、起居郎,十四载(7

  • 浩歌

    【介绍】:李贺作。元和四年(809)贺举进士不第,心中非常愤慨,在一次春游饮宴时,歌人劝酒,引动诗人的感想和联想,感情激荡地写了这首放歌。诗谓山可平,海可移,世上的一切都会有变化,就是神仙也难免一死,

  • 俞简

    【介绍】:贞元十五年(799)进士,余不详。《全唐诗》存诗1首。

  • 张吾军

    《左传·桓公六年》:“我张吾三军而被吾甲兵,以武临之,彼则惧而协以谋我,故难间也。”后以“张吾军”谓壮大自己的声势。韩愈《醉赠张秘书》:“诗成使之写,亦足张吾军。”

  • 宫槐陌

    【介绍】:裴迪作。此为《辋川集二十首》之第八首。宫槐,即槐树。宫槐陌,为王维辋川别业二十个景点之一。古人有扫径迎客的习俗,故王维此题原作中有“应门但迎扫,畏有山僧来”之语。此诗则言“落叶无人扫”,落叶

  •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介绍】:李商隐七律诗《锦瑟》末二句。“此情”统指作者在诗中所回忆的有关身世心境、追求向往等种种情事,“惘然”则概括了全诗感情的主线,意谓这一切情境岂待今日成为追忆时才不胜怅惘,即使在事情发生的当时就

  • 大兴善寺

    在陕西省西安市南。中国佛教密宗发源地。始建于晋泰始至太康年间。隋开皇年间印度僧人那连提黎耶舍、阇那崛多、达摩笈多先后来长安授密宗时住此。唐开元年间印度僧人善无畏、金刚智和不空又在此翻译出密宗经典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