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革命
十九世纪中期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全国规模的农民战争。1851年1月11日(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十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领导农民、烧炭工人、矿工及部分会党、无业游民等约二万人举行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洪秀全称天王,立天贵为幼主,明年改元。1851年9月25日(咸丰元年闰八月一日)太平军攻克永安州(今蒙山),经过半年整顿,封王建制,颁行新的历法——《天历》,使革命政权初具规模。1852年4月(咸丰二年二月)从永安突围北上,经湖南、湖北、江西、安徽,于1853年3月19日(咸丰三年二月十日)攻克南京,定为都城,改称天京。5月(四月)分别出师北伐和西征。是年冬,在天京颁布了太平天国农民革命的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军事上的节节胜利,有力地推动了江南地区的天地会,西南、西北地区的各少数民族和北方捻军的反清斗争。他们先后举行武装起义,也有力地支持了太平天国的革命战争。1856年6月(咸丰六年五月)攻破江南大营,解除了威胁天京的肘腋之患,上至武汉,下到镇江连成一片,是为太平天国全盛时期。是年夏,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发生内讧,杨秀清、韦昌辉先后被杀,翌年六月(咸丰七年五月),石达开率部分裂出走。内讧变乱,严重地削弱了太平天国革命力量,清军乘机猖狂反扑,太平天国遂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洪秀全为克服革命危机,选拔洪仁玗、陈玉成、李秀成等人重新组建领导核心,并于1859年(咸丰九年)旨准颁行洪仁玗提出的《资政新篇》。1860年5月(咸丰十年闰三月)挥师再破江南大营,乘胜东下苏、杭,促使革命形势重新高涨。与此同时,经过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外反动势力加紧勾结,联合绞杀太平天国革命。1864年6月(同治三年四月),洪秀全病逝。7月19日(六月十六日)天京陷落。太平天国革命前后坚持长达十四年之久,克复城市六百多座,革命势力发展到十八个省,沉重地打击了中国封建势力和外国侵略者,最后被清朝政府外靠洋枪队和英法等国干涉军,内靠汉族地主分子曾国藩、左宗棠和李鸿章等组织的湘军、淮军镇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