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威海卫之役

威海卫之役

中日甲午战争中的重大战役之一。黄海海战之后,李鸿章采取保船避战方针,令北洋舰队集结在威海卫(今威海市)困守。威海卫位于烟台、成山之间,与旅顺遥遥相对,拱卫着渤海门户,是北洋海军的基地之一。日军采取抄后锁前的战术来攻取该地。1895年1月20日(光绪二十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由二十五艘兵舰运送的日军二万多人,开始在荣城湾登陆,时北洋舰队尚有大小兵舰十五艘,鱼雷艇十余只,但匿而不出抵抗。日军陷荣城(今旧荣城)后,分两路包抄威海卫后路。22日(二十七日)清军营官孙万林率部于桥头集附近抗敌,多次击退从陆路进犯的日军,终因兵单无援而败。30日(光绪二十一年正月五日)日军进攻威海卫南帮炮台,部分守台官兵奋起抵抗,伤亡惨重,炮台遂陷。2月2日(正月八日)北帮炮台又失,威海卫陷落。日本海军则封锁了威海卫港口,北洋舰队完全陷入被围攻的困境。在十分被动的形势下,爱国官兵进行反攻,击沉敌舰两艘和鱼雷艇五艘。北洋舰队则先后有“定远”、“来远”、“威远”、“靖远”等舰被击沉,鱼雷艇突围不果,全部被日军掳获,人员伤亡惨重。北洋舰队中的外籍军官英人马格禄和美人浩威勾结威海营务处提调道员牛昶炳,胁迫统帅舰队的海军提督丁汝昌投降,丁宁死不从,于2月12日(正月十八日)服毒自尽。当日,由牛昶炳与浩威托名丁汝昌降敌,14日(正月二十日)与日军签订降约。余舰十一艘被日军俘获。至此,北洋海军全军覆亡。

猜你喜欢

  • 宗主督护制

    北魏初期维护地方统治的一种行政组织形式。宗主督护制是在宗族组织的基础上形成的。十六国时期,北方地区连年混战,豪门大族为保护自己的财产和权势,往往率领宗族结坞自保,或百室合户,或千丁共籍,甚至一宗至万家

  • 蕃学

    ①宋代专供国内少数民族贵族子弟及外国商人子弟入学学习的学校。神宗时曾于熙(今甘肃临洮)、河(今甘肃临夏东北)二州设蕃学,招收蕃部首领及蕃官子弟入学。徽宗时又在陕西行用蕃字地区置蕃学。选通蕃语、识文字者

  • 宗法制

    我国古代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维护贵族世袭统治,并且维系不同等级贵族上下级关系的一种制度。宗法制产生于西周,是由古代父家长制结合周代实行的嫡长子继承制而制定的。其表现形式为:周王自称天子,被确定为天下的大宗

  • 学部

    清末官署名。清末停止科举,各地兴办学堂,于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设立学部,作为中央教育行政机构。主官为尚书、左右侍郎各一人,下设五司(总务、专门、普通、实业、会计)、十二科,原有之国子监也并归学部

  • 柴桑之会

    刘备、孙权建立抗曹联盟的事件。长坂战后,曹操占据荆州(治今湖北襄阳)军事重镇襄阳,控制了荆州江北地区,对孙权震动很大。刘备采纳诸葛亮联吴抗曹建议,派诸葛亮到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与孙权结盟。诸葛亮向

  • 西北回民起义

    即陕西、甘肃、宁夏和青海等地回民反清武装斗争。1862年5月(同治元年四月)太平军扶王陈得才和遵王赖文光率部进逼西安, “往结回众”,陕西渭南回民群众纷起响应。回民军以渭南仓渡镇、同州(今大荔)王阁村

  • 西秦

    十六国之一。鲜卑贵族乞伏国仁建立。淝水战后,前秦衰落。建义元年(公元385年), 乞伏国仁自称大都督、大单于,定都于勇士城(今甘肃榆中境内)。在位四年死,其弟乞伏乾归继立,脱离前秦控制。太初七年(公元

  • 刘通起义

    明代中期荆襄山区流民起义。由于明代统治者的横征暴敛,破产农民相率逃亡到以郧阳(今湖北郧阳)为中心的荆襄山区,耕垦荒地为生。成化时,聚集在这里的流民已达一百五十万左右,明朝政府屡次强令驱散,对不肯回原籍

  • 吴楚七国之乱

    西汉景帝时吴楚等七个诸侯王国的叛乱。景帝为了削弱地方割据势力,采纳御史大夫晁错“削藩”的建议,削夺诸侯王的部分封地,划归中央政府直接管辖。“削藩”引起诸侯王的强烈反对。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

  • 厉王弭谤

    周厉王实行专利,并且暴虐奢侈,国人十分不满,纷纷议论,加以谴责。大臣召穆公警告厉王说: “民不堪命矣!”周厉王为了压制舆论,召来卫国的巫者监视国人的言论,发现议论者,则加杀戮。国人敢怒而不敢言,只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