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事件>援朝抗倭战争

援朝抗倭战争

明神宗时中朝人民的联合抗倭战争。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 日本关白(丞相)丰臣秀吉战胜其他诸侯,结束战国以来连续百年的分裂局面,统一了日本。万历二十年,丰臣秀吉发动侵朝战争。四月, 十六万日军在釜山登陆。五月,占领王京(汉城)、平壤。朝鲜国王李昖遣使向明朝告急求援。明朝政府深知日军侵朝意在入侵中国,决定派兵援朝。七月,明朝政府派游击史儒、辽阳副总兵祖承训率兵援朝,进围平壤,因地理不熟,兵力过少,被日军击败,史儒战死,祖承训仅以身免。十二月,明政府以宋应昌为经略,李如松为东征提督,率兵四万渡鸭绿江,大举援朝。万历二十一年正月,中朝军队配合作战,光复平壤、开城。四月,光复王京及汉江以南大片领土。日军退据釜山。丰臣秀吉玩弄和谈阴谋,诱使明朝撤军,然后重新侵占朝鲜。明朝政府中以兵部尚书石星为首的主和派得势,于是与日军议和罢兵。万历二十五年二月, 日军再次侵朝,明朝政府将石星下狱问罪,以兵部尚书邢玠为蓟辽总督、麻贵为备倭大将军率兵援朝,中朝军队密切配合,连败日军。万历二十六年冬,明军进逼釜山,中朝水军在釜山南海与日军决战,大败日军,取得抗倭战争的最后胜利。这次战役中,朝鲜民族英雄李舜臣和明朝将领邓子龙并肩指挥战斗,先后壮烈牺牲,在中朝两国友好关系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

猜你喜欢

  • 北军

    汉代守卫京师长安的屯卫兵,由中尉统率。因驻长安城内北部,故名。士兵均为三辅(左冯翊、右扶风、京兆>骑士。北军护卫京师,一般不外出征战。武帝时“发中尉之卒,远征南粤”,恐内无重兵,发生变故。因扩大

  • 红袄军

    金末山东、河北一带农民起义军。因义军皆身着红袄为标志,故名。参见“杨安儿起义”、“刘二祖起义”、“李全起义”。

  • 和尚原战役

    宋金间一次重要战役。富平(今陕西富平)战役后,金军占据关陕大部,并谋深入川蜀。宋将吴玠、吴璘兄弟乃收集散卒退保和尚原(今陕西宝鸡西南),积粟缮兵列栅,为固守计,以扼金军入川要冲。绍兴元年(1131年)

  • 朝代名,南朝之一。陈霸先建立。陈霸先因军功卓著,被梁朝封为征北大将军、南徐州(治京口,今江苏镇江)刺史,镇守京口。平定侯景之乱有功的王僧辩留镇建康(今江苏南京)。梁元帝败亡后,陈、王二人欲迎元帝子晋安

  • 津浦铁路借款合同

    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攫得津镇铁路修筑权的英、德两国强迫清政府订立《津镇铁路借款草合同》。合同规定津镇铁路分为南北两段。德国承办天津至山东峄县段,英国承办峄县至江苏镇江段。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

  • 扬州战役

    宋元间一次重要战役。德祐元年(公元1275年),宋建康(今江苏南京)失守后,元军攻扬州(今江苏扬州)。宋两淮制置使李庭芝与部将姜才率军民固守不屈。阿术筑长围以困之。姜才屡次率军出击失利,仍坚不接受阿术

  • 高邮之战

    至正十四年(公元1354年)元军与张士诚军在高邮进行的一次战争。至正十四年正月,张士诚在高邮建国,自称诚王,国号大周,建元天祐。九月,顺帝命中书右丞相脱脱总制诸王诸省军进讨,西域、西番亦发兵相助。出师

  • 大沽之战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清军在大沽抗击侵略者的三次战斗。1858年4月(咸丰八年三月)英法联军舰船二十余艘,兵众两千余,在额尔金和葛罗率领下麇集天津白河口外,并于5月20日(四月八日)向大沽炮台发起进攻。守

  • 举贤勿拘品行令

    曹操选官用人的诏令之一。随着“求贤令”的实行,一些忠于曹操又有真实才干的人,被选拔到政权中来。为进一步不拘一格录用人才,曹操又于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颁布了“举贤勿拘品行令”,明确提出用人“不拘

  • 长坂之战

    曹操追击刘备的战争。官渡战后,刘备投奔荆州(治今湖北襄阳)牧刘表、刘琮父子。刘表死后,子刘琮投降曹操,曹操乘势挥军南下。刘备被迫从樊城(今湖北襄樊北)向荆州的军事重镇江陵撤退,途经襄阳,随从兵众达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