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事件>稷下之学

稷下之学

战国时期齐国在国都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旧临淄)城西门稷门之下设立的学术活动中心。稷下之学创始于田齐桓公。到齐威王、宣王两代,稷下之学达到高峰。齐宣王喜欢文学游说之士,对驺(又作邹)衍、淳于髡、田骈、接予、慎到、环渊等七十六位学者,皆赐予高大住宅,使充当上大夫。这批学者不仅在学宫讲坛上发表议论,而且还著书立说,以向当代君主求取富贵。其中驺衍主张“五德转移”,创立阴阳五行说。慎到、田骈、接子(接予)、环渊“皆学黄老道德之术”。慎到是从道家分化出来的法家人物,其他诸人都是道家人物。此外,齐国稷下学士还包括齐威王、宣王时代的道家宋鈃和持“白马非马”之说的名家兒说,齐宣王、湣王时代的道家尹文等。齐襄王时,儒家大师荀卿是稷下学宫最受尊敬的老师,曾三次担任祭酒(学宫长)。从上述诸学者所属学派来看,除淳于髡“学无所主”外,其余则以道家为主,兼有儒、阴阳、法、名等学派。稷下之学的设置,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有重要意义,它对于开展百家争鸣,繁荣学术,起了巨大作用。

猜你喜欢

  • 岳麓书院

    宋著名书院。开宝九年(公元976年)知潭州(今湖南长沙)朱洞始建屋于岳麓山抱黄洞下(今湖南善化西),以待四方学者。咸平二年(公元999年)知潭州李允则扩建之,王禹偁为之记。咸平四年,朝廷赐监本经籍,生

  • 平定刘稹

    唐武宗会昌三年(公元843年)昭义(治今山西长治)节度使刘从谏死,其侄刘稹继之。刘稹秘不发丧, 自请为节度使,统领军事,多数朝臣主张姑息迁就,李德裕独排众议,坚持收复昭义镇。武宗采纳李德裕建议,决心讨

  • 陈宣帝北伐

    陈宣帝收复淮南的军事行动。陈宣帝继位后,北周遣使约请共同伐齐,陈宣帝遂于太建五年(公元573年),以大将吴明彻为北讨都督,率十万大军北伐。吴明彻先后攻占吕梁(今江苏徐州南)和寿阳(今安徽寿县)两个军事

  • 吴淞铁路

    外人擅自在华修筑和经营的第一条铁路。1874年(同治十三年)英国怡和洋行的吴淞铁路公司,以修“马路”为名,强行购地,于同年冬动工,铺设从英国运来的铁轨。1876年(光绪二年)夏,上海至江湾段通车营业。

  • 艾陵之战

    春秋末期吴国和齐国之间进行的一场战争。吴王夫差在制服越国后,北上争夺中原霸权,与齐发生冲突。公元前484年,吴王夫差亲自将兵,联合鲁国军队,与齐军战于艾陵(今山东泰安南),大败齐军,俘获齐中军帅国书等

  • 安济桥

    我国现存的古代著名大石拱桥,俗名大石桥。位于河北省赵县城南洨河上,故又名赵州桥。隋代著名工匠李春设计建造,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桥单孔,全长50.82米,桥面宽约10米,跨径37.02米,拱圈矢高

  • 犬戎灭周

    周幽王即位后,任用虢石父为卿士,使朝政混乱,诸侯叛离。同时继续扩大宣王末年造成的和姜氏之戎(即申戎,又称西申)的矛盾,废弃申侯的女儿申后和太子宜臼(即周平王),改立自己宠爱的褒姒为后,立褒姒子伯服(一

  • 五服

    旧说,古代王畿以外,每五百里为一区划,按距离远近分为五等地带,分别对天子尽不同的义务。服,是服事天子之意。五服的名称是:侯服、甸服、绥服、要服、荒服, 见《尚书·益稷》、《禹贡》等。“五服”的说法反映

  • 御前军

    南宋军队名。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高宗即位不久,即设御营司,以陆续改编诸将所统军队。建炎三年,因以辛企宗为御营司都统制,韩世忠、张俊等高级将领皆不服,遂另设御前诸军:以韩部为御前左军,张部为御前

  • 中英续增条约

    见“中英北京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