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事件>骊山陵

骊山陵

秦始皇的陵墓。秦始皇即位后,就开始在骊山(陕西临潼县东南)为自己修建陵墓。统一六国后,又发刑徒七十余万人继续修建骊山陵和阿房宫。据记载,骊山陵“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地宫内“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藏满之。”并“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据考古工作者钻探查明,骊山陵的地宫呈长方形,长约四百六十米,宽约四百米。地宫东、北、西三面都有通往地宫深处的甬道。通过钻探还发现陵园有内外城垣。城垣呈长方形,有十个城门,外城四个,内城六个。内外城四角都有角楼。近年还在骊山陵东侧,发掘出陪葬的兵马俑坑三个。一号坑内有陶俑、陶马六千余件,造形生动形象。骊山陵的修建,表明了秦始皇的奢侈无度,不恤民力,加深了统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猜你喜欢

  • 曾如炷起义

    太平天国起义前湖南的一次农民起义。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湖南武冈人曾如炷反对地主杨居南乘当时灾荒之机运米出境, 武冈州知州徐光弼率兵镇压,曾如炷、曾以得、杨老六等在洪崖洞发动起义,于6月14日(五

  • 白头军抗清斗争

    清初太湖地区人民的反抗斗争。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六月清军南下,吴江进士吴易聚众一千多人在太湖边的长白荡抗清,湖上义师纷起响应。农民和渔民领袖赤脚张三、毛二等首先率众参加起义。起义军头裹白布,人称

  • 广东红巾军起义

    太平天国革命时期广东天地会众的反清武装斗争。1854年7月5日(咸丰四年六月十一日),广东天地会首领陈开在南海县佛山镇竖旗起义。李文茂、陈显良等在广州北郊佛岭寺起义响应。义军蓄发易服, 头裹红巾,世称

  • 保滇会

    清末维新爱国团体之一。主要成员是以旅京云南士人为主的维新派人物。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在保国会影响下,保滇会在北京组成,康有为到会发表演说,宣传维新变法,参加者达百余人。然而它却遭顽固派的恶毒攻击

  • 会子

    南宋发行的纸币。高宗后期,临安(今浙江杭州)富商先曾印造纸币“便钱会子”。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朝廷在临安置行在会子务,以铜钱为币值本位,面额有一贯、二贯、三贯及二百、三百、五百六种,行于东

  • 甲午战争

    1894年——1895年(光绪二十年至二十一年)中国人民反对日本侵略朝鲜和中国的战争。1894年是中国旧历甲午年,故称中日甲午战争。经过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日本,富有封建性与侵略性,极力鼓吹向外

  • 幅军

    咸丰、同治年间山东南部江苏北部的农民起义军。鲁南苏北运河沿岸徐州、海州、邳州、宿迁、郯城、兰山、滕县、峄县一带漕运船伕和饥民,用“匹布分幅帕头”,组成秘密团体,称为幅党。同治初年,清政府把漕粮改为海运

  • 毋乙、董乙起义

    五代时后梁末年农民起义。后梁立国后,战争连年不断,境内赋役繁重。陈州(今河南淮阳)乃后梁财赋重地之一,人民负担尤重。末帝时,皇族朱友能(朱全忠侄)任陈州刺史,自恃戚藩,恣意横行,更激化了阶级矛盾。州人

  • 卢循起义

    东晋末年农民起义。孙恩牺牲后,卢循领导义军余部坚持斗争,因受到刘裕率领的北府兵的镇压,遂由海路南下攻占番禺(今广东广州)。卢循以番禺为活动中心,自称平南将军,建立农民政权。义熙六年(公元410年),乘

  • 军机处

    清代官署名,辅助皇帝的政务机构。为加强君主专制,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在南书房基础上,改设军机房。雍正十年,正式改称办理军机处,简称军机处。军机处任职大臣无定员,最多时达六七人,由皇帝在亲王及满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