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事件>黄嵬山割地划界

黄嵬山割地划界

宋辽边界纠纷事件。庆历“增币”后,辽继续恃强争界,不断在河北、河东二边制造事端。宋之河东与辽之蔚(今河北蔚县)、应(今山西应县)、朔(今山西朔县)等州接界。宋太宗以来辽即不断越界侵耕蚕食。到神宗熙宁时实际边界已从古长城南移三十余里,至于宋朝代州黄嵬山(今山西原平县崞阳镇西南)北麓。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三月,辽又遗使至宋,诬称宋侵辽界,要求重新划分疆界。七月,宋廷派吕大忠、刘忱等与辽使共同勘定河东界止。辽使坚持蔚应、朔三州与河东应以分水岭土垄为界,而经双方当面案视,根本没有所谓土垄。宋使据理驳斥辽国蓄谋侵界,辽使恼羞成怒而返。次年三月,辽一面点集兵马威胁,一面再派使至宋,逼迫宋廷接受以土垄为界的条件。五月,宋再遗熟悉边界历史地理形势的沈括赴辽交涉划界事宜。辽坚持以黄嵬山天池为中心划界。双方经六次激烈争辩,沈括列举双方过去在边界所立石峰(界桩),并出示双方往来公牒等确凿证据,申明河东边界早已划定,黄嵬山天池从来在边界之南宋朝境内,据理驳斥辽国的蓄意讹诈,拒绝其索地划界的无理要求。七月,辽使又来宋威逼。神宗惶惧动摇,深怕宋辽战争再起,无法收拾,遂改派善于酬对的韩缜为特使,按辽意图,割黄嵬山以北地东西七百里予辽。

猜你喜欢

  • 北元

    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朱元璋军攻占大都(今北京),顺帝北逃塞外,仍袭用元朝国号,史称北元。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鞑靼部帅鬼力赤杀坤帖木儿汗,即可汗位,始废大元国号。北元自顺帝妥懽

  • 神武军

    ①唐代禁军名称。至德二年(公元757年)肃宗置。也叫神武天骑,分为左、右神武天骑及左、右羽林,左、右龙武等六军,称“北衙六军”。②南宋军队名称。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改御前五军为神武军,御营五军

  • 庄廷案

    清代的文字狱案之一。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浙江湖州富户庄廷刊刻了朱国桢编写的《明史》,又请人增添了明末天启、崇祯两朝事,其中有被清政府认为诋毁满洲的文句, 为人告发。清政府把已死

  • 梁氏擅政

    西夏统治集团内部争夺权力的斗争。毅宗谅祚亲政后,迎娶已蕃化之汉人梁氏为后,并以其弟梁乙埋为“家相”,参与朝政决策。拱化五年 (公元1067年)毅宗死,子秉常八岁继位,是为惠宗。母梁氏以太后摄政,舅梁乙

  • 王小波、李顺起义

    宋太宗时川峡地区农民起义。淳化四年(公元993年)二月,贩茶失业的王小波(又作王小皤、王小博)聚集贫苦的旁户(佃农)、茶农百余人起义于永康军青城(今四川灌县南),提出“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的口号

  • 二府

    宋代中书门下与枢密院的合称。为加强皇权专制,宋以掌管全国政务的中书门下(即所谓“中书”或政事堂)为政府,又称东府;以掌管全国军政的枢密院为枢府,又称西府。二者分掌文武二柄而共参最高国务,号为“二府”。

  • 十五道

    唐代的行政监察区划。唐初,州县之数倍于隋开皇、大业之间,民少吏众,其弊颇多。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太宗命就山川形势,并省州县,分天下为十道。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又分天下为十五道;即京

  • 东汉田庄

    东汉时出现了豪强地主聚族而居,自给自足的田庄。田庄的主人是拥有生产资料的豪强地主。劳动者既有田庄主人的宗族、亲戚、宾客,也有徒附和奴婢,他们平时生产,农闲习武。田庄种植谷物菜蔬,饲养牛马牲畜,植树养蚕

  • 蒙古军

    元代军队的一种,系由蒙古人与色目人组成。据史书记载,蒙元时期,蒙古人家有男子,十五以上,七十以下,无论众寡,尽签为兵,上马则备战斗,下马则屯聚牧养。这是蒙古统治者所依靠的主要军事力量。

  • 湖口之战

    太平军西征中著名战役。1854年(咸丰四年)太平军西征受挫,退出湖南,湘军步步紧逼,太平天国派石达开、罗大纲增援,双方在九江、湖口集结重兵决战。太平军先撤湖口守军,诱使湘军水师一百三十余只快船冲入鄱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