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七经孟子考文补遗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

一百九十九卷。清康熙年间日本人山井鼎撰,日本人物观补遗。山井鼎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又名神生,字君彝。物观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字叔达。史载日本上毛(地名)有参议小篁遗址,足利氏兴,因其地建学校,多藏古书。康熙初鼎即在此得《七经孟子》古本,是唐朝时传至日本的,又得宋本《五经正义》,遂作此书。日本御门帝享保年间(清康熙末年),官府命物观等人搜集诸本,为之补遗(参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一说《补遗》成于清康熙九年,参周中孚《郑堂读书记》)。内容包括《周易》、《尚书》、《毛诗》、《左传》、《礼记》、《论语》、《考经》、《孟子》。皆摘字为释,不载全文,先经次注次疏次释文。以汲古阁本为主,而以宋本、古本及明刻诸本校其异同,分为“考异”、“补缺”、“补脱”、“谨案”、“存旧”五大类。山井鼎所谓“宋本”,往往与汉、晋古籍及《经典释文》别本、相台岳氏诸本合,所称用古本及足利本(指日本足利幕府时期印行的活字版,今已无从考证)以校诸本,竟为唐以前别行之本。儒家经典流传下来的,除唐石经、陆氏释文、贾孔正义外,以此书最古,此书虽不完整,却可用来勘校唐以来经籍传播中的错讹。另外,此书对传注、释文、正义的校勘极为繁细,有些虽无足轻重,有些则极为精密,对经籍的整理功不可没。当然,山井鼎及物观所见,只限日本所有,其中错讹在所难免,清代学者对此多所考证。此书何时传入中国不得而知,清乾隆年间,阮元视学浙江时见之,命工依写,刊成小版,并校勘讹字附于卷末,共四十卷。此书列《孟子》于七经之外而不合称八经,是因为唐代《孟子》不列于经,此书仍袭唐制。

猜你喜欢

  • 知非斋易释

    三卷。清陈懋侯撰。此书将《周易》中的名物、象义进行分类解释,体例同《尔雅》相似,为周易训诂之作。全书分三卷十四类。上卷共释七类事物,为释象、释辞、释位、释名、释义、释得、释失。卷中诠释三类,为释天、释

  • 养气斋稽经文

    一卷。清末陈文新撰。文新字石森,湖南邵阳(今湖南省邵阳市)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此书内容多为追求其同乡先辈王船山、魏默生、邹叔绩之说。其中有些篇目能举其本末,言之成理。而在“说中庸”一篇,断定作者是

  • 淡静斋文钞

    六卷。《诗钞》六卷。《祭仪考》四卷。《说课》二卷。《邶风说》二卷。《离骚笺》二卷。清龚景瀚(1747-1802)撰。龚景瀚,字海峰,福建闽县人。乾隆三十六年(1771)进士。历官合州知州,兰州知府。其

  • 薇香集

    一卷。《燕香集》二卷。《燕香二集》二卷。清方观承(1698-1768)撰。方观承,字遐谷,号问亭,又号宜田,桐城(今安徽桐城)人。雍正十一年(1733)由监生荐授中书舍人,乾隆朝历任吏部郎中,直隶清河

  • 春秋左传杜注综览

    三十卷。清彭云墟撰。云墟以字行,名失考。该书是对杜预《春秋经传集解》的汇编。有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刊本。

  • 周易引经通释

    十卷。清李钧简撰。钧简字秉和,湖北黄冈人,乾隆进士,官至卿贰。作者以为《易》为五经之原,论语学易章后,继言诗书执礼,故依通行注疏之顺序,博采书、诗、三礼、三传、论语、孟子、国语、大戴记、尔雅、逸周书、

  • 八崖集

    十三卷。明周廷用(约1526年前后在世)撰。周廷用,字子贤。明代诗文作家。华容(今属湖南)人。生卒年不详。正德六年(1511)进士,除宜黄知县,征授御史。出为福建佥事,进参议,历四川副使、江西按察使。

  • 治蝗全法

    四卷。清顾彦(生卒年不详)撰。顾彦,字士美,江苏无锡人。《治蝗全法》总结前人治蝗经验,讲述民间及官方采用的治蝗方法,并涉及蝗灾后的救荒事宜。全书于咸丰七年(1857)完成,书前有作者自序。原刻本今已不

  • 玄真子外篇

    见《玄真子》

  • 周礼戚氏音

    一卷。陈戚衮撰,清马国翰辑佚。戚衮字公文,盐官(在今浙江海宁)人,官至始兴王府录事参军。事迹具《南史》本传,传载戚衮撰《三礼义记》、《礼记义》、《周官音》,今具不传。《周官音》隋唐志均不著录,唯陆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