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东华录

东华录

二百卷。东华续录,四百一十九卷。清末王先谦(1842-1917)撰。先谦字益吾,号葵园,湖南长沙人。同治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国子监祭酒,参与国史馆编纂工作。后任江苏学政,长沙城南书院、岳麓书院院长等职。中日甲午海战后,主张振兴工艺,曾经营官商合办的宝善成公司、湖南炼矿公司。反对戊戌变法,攻击谭嗣同、梁启超等维新派,阻挠湖南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光绪三十三年(1907),著《尚书孔传参正》,赐内阁学士衔。武昌起义后,改名循,闭门著书。治经循乾嘉遗轨,主张义理、考据、辞章三者并重,曾罗致文人,从事古籍和历史文献的编校刊印工作。校刻有《皇清经解续编》,编有《十一朝东华录》等,著有《虚受堂文集》。该书是以《清实录》为主要材料来源,按时间顺序摘抄辑录而成的,性质略如实录的简编。清国史馆设于东华门内,史官在此辑录成书,故以之为名。最初有乾隆三十年(1765)蒋良骐所纂的三十二卷本,内容为太祖天命至世宗雍正五帝六朝之事(清太宗以称帝前后分为天聪和崇德二朝)。其后光绪年间王先谦续纂乾隆、嘉庆、道光年间事,成二百三十卷,称《东华续录》。又以蒋氏所录者较简略,重新纂辑雍正以前的史实二百九十五卷,与《续录》合称为《九朝东华录》。此后,潘颐福辑《咸丰朝东华录》六十九卷,王先谦又辑《同治朝东华录》一百卷,再合以前所辑总称《十一朝东华录》,共594卷。自光绪十年(1884)至十七年(1891)曾先后以木刻和铅印本流传于世。该书计有太祖朝四卷、太宗朝十八卷、世祖朝三十六卷、圣祖朝一百一十卷、世宗朝二十六卷、高宗朝一百二十卷、仁宗朝五十卷、宣宗朝六十卷、文宗朝六十九卷、穆宗朝一百卷。是书所载谕旨,辑自圣训方略,制度沿革据《清会典》,军务奏折录自方略。年经月纬,资料较为丰富。从整体内容看,王氏《东华录》远不及《实录》丰富,但是其中也编进了《实录》所缺载的资料。如雍正帝办曾静一案,《实录》刊载的谕旨还不及王氏所录的详尽;咸丰年间铸造大钱事,《实录》无,而王先谦所录有。王氏《东华录》与蒋氏《东华录》比较起来,蒋氏较为简略。但所据实录为乾隆年间最后改定以前的旧本,其中某些部分的史料价值在王先谦的《东华录》之上,且传本较少,故为人们所重视。另外,作者在资料改订方面也花了很大工夫。王氏《东华录》,除了续补乾隆朝以后的事迹外,最大长处是叙事详尽。总之,两书详略不同,互有短长,各自为研究清代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继《十一朝东华录》之后,宣统元年(1909)朱寿朋又纂辑出版了《东华续录》,通称《光绪朝东华录》,二百二十卷,起于同治十三年(1875),止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此书与《十一朝东华录》比较,有一个显著特点是成书在实录之前。所以对朝臣们的奏报尽量全文照录,丰富了光绪一朝的历史内容。《东华录》也因而贯穿了有清一代。本书系陆续刊出,尚无全刊本。光绪十三年(1887)广百宋斋本五百九十四卷,缺同治一朝,是为《十朝东华录》。其中咸丰朝用潘氏之书。王氏咸丰朝之书则单有光绪十九年(1893)籀三仓室本。又有清宣统三年(1911)存古斋本五百二十卷,中缺咸丰朝百卷。此外尚有前六朝和乾隆以下各朝《东华录》单本传世。

猜你喜欢

  • 清音对字新翻蒙古三字经

    一卷。不著撰人姓名,旧抄本未刊行,无成书年代。全书均为满语、蒙古语两种文字的《三字经》对照本,没有汉字,每句均以满语在先,之后译成蒙古语相对照。有《颐志斋丛书》本。

  • 避暑录话

    二卷。北宋末南宋初叶梦得(1077-1148)撰。叶梦得字少蕴,号石林居士,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迁居湖州乌程(今浙江湖州。生平事迹详见《石林燕语》。叶梦得在宋室南渡之初,岿然耆宿,藏书至三万余卷

  • 古本大学集说

    ① 三卷。清王訢撰。訢字澹游,安徽涂阳人。是书前有王祁序及訢自序,及例言。大旨以王阳明《大学古本》为主,兼旁采讲古本诸家,采摘汇荟以成此书。故首列《大学古本》原序,次列阳明所定《大学古本》全文,又次摘

  • 李氏居室记

    五卷。明李濂(1488-1566)撰。李濂,字川父,祥符(今河南开封市)人。正德进士,历官山西佥事。嘉靖间免归。李濂少负俊才,慨然慕信陵君、侯生之为人。初受业于李梦阳,后不屑附和。里居四十余年。以古文

  • 吴吏部文集

    十二卷。明吴本泰(生卒年均不详)撰。吴本泰,字美子,号梅里,又号药师,浙江海宁人。崇祯年间进士,官至尚宝司丞。著有《诗余》(又名《绮语障》)、《吴吏部文集》等书。是集凡十二卷。包括文集八卷,诗集四卷。

  • 三家诗补遗

    不分卷。清代阮元(1764-1849)撰。阮元,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进士,曾任体仁阁大学士,加太傅衔。本书补的是宋代王应麟《诗考》之遗。与在本书之前的范家祥《三家诗拾遗》各有详略。其后

  • 经述

    三卷。清末林颐山撰。颐山字晋霞,浙江慈溪(今浙江省慈溪县)人,生卒年不详,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曾官江苏某县知县,任南菁书院山长。此书释《周礼》曲章文物及词语为多,其中“释井田”三条,“释赋税”

  • 括异志

    十卷。旧本题宋张师正(约1060年前后在世)撰。张师正,字不疑,居里及生卒年均不详。熙宁中为辰州帅。有《倦游杂录》八卷和本书。《文献通考》载张师正擢甲科后,宦游四十年,不得志,于是推变之理,参见闻之异

  • 林居漫录前集

    六卷。明伍袁萃(约1595年前后在世)撰。伍袁萃,字圣起,吴县人,官至广东海北道按察司副使。史称伍袁萃所著《林居漫录》录于《弹园杂志》,内容多是贬斥当世公卿大夫,对于李三才、于玉立尤甚。今天看这部书,

  • 古文尚书疏证

    八卷。阎若璩(1636-1704)撰。若璩字百诗,号潜丘,山西太原人。清代著名学者。康熙十八年(1679)荐举博学鸿词,不第。若璩博通经史,长于考据,尤精地理,尚书徐乾学延为上客,与修《大清一统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