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东莞县志

东莞县志

①十四卷。清周天成修,邓廷哲、陈之遇纂。周天成,江南上元(今江苏南京市)人,举人,雍正四年(1726)知县。雍正八年(1730)清廷诏修《一统志》,令直省郡邑增修邑乘。知县周天成奉檄发凡起例,邑人邓廷哲、陈之遇等九人开局纂辑县志,自康熙二十八年(1689)至雍正八年(1730),增补四十余年史事,历四个月成书。《东莞县志》雍正八年(1730)刻本。全书十四卷,为卷首序、旧序、凡例、目录,图、沿革卷,疆域、星土、山川、风俗卷,城池、坊都、桥渡、墟市卷,户口、田赋、物产卷,盐法、屯田、水利卷,职官卷,公署、仓庾、邮传、恤赏卷,学校、选举卷,秩祀、礼仪、祠庙卷,祥异、荒政、兵防卷,古迹、丘墓、坊牌、寺观卷,人物卷,艺文卷,外志。取材于旧志,补缺芟芜,补其所未逮,事核词雅,为后人修志提供参考。② 一百零二卷首一卷。民国陈伯陶总纂。陈伯陶(1854-1930),字象华,号子砺,晚年更名永焘,广东东莞人。光绪五年(1879)解元,十八年(1890)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南房书行走,国史馆总纂,擢江宁提学使、署江宁布政使。辛亥革命后革职隐居九龙,谢绝人事,以著述终其身。曾创建方言学堂、暨南学堂。所纂志书有《宋东莞遗民录》、《元广东遗民录》、《明东莞五忠传》、《胜朝粤东遗民录》、《增补罗浮志》、《东莞县县图》、《重纂东莞县志》附《沙田志》、《罗浮指南》。民国四年(1915),县中人士提仪修志,从沙田公产拨出经费,志局迁至九龙,陈伯陶总纂,仿阮元《广东通志》及南、番诸志例,重加纂辑,历时六年,于民国十年(1921)修成。《东莞县志》民国十六年(1927)东莞书局铅印本。此志以三种志稿为蓝本:一、邓淳纂《东莞志草》;二、何仁山纂《东莞志稿》;三、邓蓉镜纂《东莞县志稿》。该志徵引宏博、采访勤、典核详,远胜前志。其特点为参考图书及采访资料(采访费时三年)丰富,广为徵引,注明出处,有差错者,则加按语考订。优点:一、以图为重点,采用陆军测量局测绘图。二、沿革本诸史志及前代疆域图记等书,皆兼载邻县,分合始明,使阅者一目了然。三、记载清末兴学堂,废科举,设铁路,办实业等其它新政,均甚详明。四、人物传,于明代东莞人物,博考群书,证以状、志、家传,人物比旧志详细且增多,可订正史之误。其中袁崇焕传最为精核。为明代人物传,作了考证与补充。五、艺文专载书目,分经史子集,并录序语附注之后。

猜你喜欢

  • 四书撮言

    十二卷。清胡斐才撰。斐才字蓉芝,福建龙冈人。是书卷首有斐才自序,称“自《朱子或问》、《朱子语类》证以诸儒之说,于本文有字义未详者,特为阐发,集注中有未训口气者,复畅其词,参互考订,而断以己意,繁不致滥

  • 群碧楼善本书录

    六卷。《寒瘦山房鬻存善本书目》七卷。清邓邦述撰。民国十六年(1927),邓氏将所藏图书售与中央研究院,仅存其目。此二目皆首列书名、卷数,次为撰者时代、姓名,宋元刊本记其行格字数、藏书印记,书末间有编者

  • 星烈日记汇要

    四十卷。清方玉润撰(生卒年不详)。此书又名《鸿濛室丛书》,内容较广,分《志道》、《经义》、《史论》、《诸子》、《经济》、《文学》、《游艺》、《涉历》等类。卷首有《年表》二卷,卷末有《纪梦》一卷。此书对

  • 僧宝传

    全称《禅林僧宝传》三十二卷。宋代释惠洪(生卒年不详)撰。据有关文献记载,惠洪乃非平庸之辈。他虽然喜游公卿间,善诗交友,“于释门戒律实未精严”,“僧律多疏”,故世有多讽,有浪子和尚之称。但是,他却是聪明

  • 夏小正音义

    不分卷。作者姓名未著。书为二册,前序未记年月,后有何焯康熙五十六(1717)之跋,其语意似作者为其熟知者,然游词闪烁终未能道出为何人也。检阅全书,屡见庄述祖之案语,案庄述祖,著有《明堂阴阳夏小正经传考

  • 咏史集解

    七卷。明程敏政编。生平见《唐氏三先生集》条,林乔松注。林乔松,福建晋江人,生卒履迹始末未详。其注此书,则官浙江景宁(今云和)县知县之时。其书取古人咏史之作,依代编次。自三代迄宋末。此七言绝句一体,采辑

  • 福山县志

    十二卷。清罗博修,鹿兆甲纂。罗博字龙山,河南郑州人,进士出身,康熙十一年(1672)任福山知县。鹿兆甲字鼎擢,邑人。福山县,春秋属齐郡;汉为东莱县两水镇,以清洋、大姑二河汇于左,故称两水镇;金阜昌二年

  • 检说文难字

    一卷。清王筠撰。王筠生平著述,见《说文句读》。据说桂馥曾有此撰。王筠在京时,稔知李璋煜藏桂氏辑本,欲观而李氏不与,便辑此本,以利初学。其例以笔画多少为次。凡隶体与篆大异者,虽不异而猝难辨者,重文之不从

  • 望溪集

    八卷。清方苞(详见《周官集注》)撰。方苞论文推崇韩柳,力求雅洁,所作《左忠毅公逸事》、《狱中杂记》、《周官集注》等篇,颇著名。其古文杂著,生平不自收拾,稿多散失。此集为告归后门人弟子始为搜集成编,大抵

  • 新都县志

    ①十八卷首一卷,清张奉书纂修。张奉书,江苏人,曾任新都县知县。新都县旧无志,乾隆初陈铦肇修,然草创未及授梓。嘉庆年间亦曾纂修志书一部,然仓促盈帙,以应檄取,实可谓漏脱讹夺之作。张奉书任县令后,旁搜博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