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书谱

书谱

① 一卷。唐孙过庭(生卒年不详)撰。孙过庭,书末题“垂拱三年”(687),可推断孙过庭为武后时人;字虔礼(一说其名虔礼,字过庭)。富阳(今浙江富阳)人。曾官至右卫胄曹参军。孙过庭文采博雅,尤好书道,工真、行、草三体,草书更胜一筹。孙过庭对自魏晋以来之众多论书著作“妍媸杂糅,条目纠纷”的状态,很不以为然;对其中内容“或重述旧章”,“或苟兴新说竟无益于将来”而“繁者弥繁,缺者仍缺”的弊病更是急欲改观,于是,“撰为六篇,分成两卷,第其工用,名曰《书谱》”。这便是孙过庭作《书谱》的主观动因。可是,现《书谱》仅存此一篇,三千五百余字,其余未见著录,大抵散佚。《宣和书谱》题此篇为《书谱序》,也有的认为此篇对“笔墨利病,推阐几尽”,称之为《书谱》上卷。《书谱》专门论述真草二体之书法、章法,兼论六书、八体,详尽而深刻。孙过庭对各色书体皆有研究,见解独到,剖析入微,如“篆尚婉而通”、“隶欲精而密”、“草贵流而畅”、“章务险而便”,诸体虽各具千秋,但达之皆需“禀之以风神,温之以妍润,鼓之以枯劲,和之以娴雅。”是书短散兼用,辞采宏丽,书、文并茂,见解精辟,言微意奥。虽然窦息之《述书赋》一度诋毁,但自宋以后,一直被推为宗奉之本,被“操翰者奉为指南”。《书谱》对书法之源流、书体之特色、书品之标准、书之技法、创作标准以及各流派的优劣的论证,皆有所依据,故张怀瓘之《书断》评之为“穷搜远讨,博采旁证”。后代虽然认为其词语晦涩,阐释虚玄,但该书仍不失为我国书史上颇具影响之重要的书法理论著作。石刻本见于各种著录,有真迹存世和影印本。历代书法名家、鉴赏家等为其笺证、注疏、传录、辨误、考证、释译和临摹等甚多。日本也有刻本和译注本。国内有《百川学海》本、《说郛》本、《书苑》本、石刻本、《四库全书》本,1982年又有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朱建新笺证本。② 二卷。清安歧刻。安歧(1683-?),字仪周,号鹿村,亦号松泉老人。所居之地名为“沽水草堂”。朝鲜人,寄居天津。安歧学问弘通,精于鉴赏,收藏之富,甲于海内,另有《墨缘汇观》行世。安歧得到唐代孙过庭的《书谱》墨迹,又兼陈香泉为之作释文,刊成二卷。孙过庭之《书谱》,自宋即无全本,仅存其序。孙过庭之《书谱》与窦息之《述书赋》并行于世,孙氏善书,故《书谱》于书学之甘苦得失剖析入微,更详于书学门径;窦氏《述书赋》则详于古今书人。二者相较,《书谱》更足为后人书学指南,故安氏重刻其本,以及所附陈香泉释文,于后代书学更为有益。有清天津安氏本。

猜你喜欢

  • 质疑录

    一卷。明张介宾(详见《类经》)撰。此书成于明天启四年(1624),为张氏晚年之作,旨在纠正前人之偏执谬误。作者主张偏于温补,故重在正刘完素、张元素、朱震亨诸家偏于寒凉攻伐之失。书中之论凡四十余条,刻析

  • 儿笘录

    四卷。清俞樾撰。参见《群经平议》。此编是俞樾校读《说文》的笔录。俞氏自序云:“然许君生东汉时,去圣久远,于古人造字本意,未必尽得而传。至于今则错乱遗夺,亦所不免。善乎顾亭林先生之言曰:‘取其大而弃其小

  • 史料丛编

    初二集。伪库籍整理处辑。辛亥革命结束了清代历史,清王朝内阁大库档案也多流失于个人之手,罗振玉曾获大量残档,并据以编辑《史料丛刊初编》。罗振玉晚年退居旅顺,又约日本人松崎鹤雄与其子罗福颐,整理尚存余之残

  • 二程遗书

    二十五卷,附录一卷。宋二程门人所撰。二程,即宋程颢、程颐。程颢(1032-1085),字伯谆;程颐(1033-1107),字正叔,后人称为伊川先生。兄弟二人出身于中等官僚家庭。他们的父亲程珦历任大理寺

  • 雪园易义

    四卷。《图说》一卷。明李奇玉撰。李奇玉字元美,号荆扬。浙江嘉善人。崇祯元年(1628)进士。官至汝宁府知府。此编只解六十四卦,议论纵横,词胜于理。前列增补四易图说、参订图说、进退变化图,对待流行图、生

  • 学易举隅

    ① 三卷。元鲍恂撰。恂字仲孚,崇德(今浙江桐乡)人。至元元年(1335)进士,荐为翰林,不就。王祎《造邦勋贤录》说鲍恂在明洪武初曾应召至京师,被授文华殿大学士,辅导东宫太子。但据《明史·吴伯宗传》,则

  • 诗韵释略

    五卷。题明梁应圻订。平水一百零六韵明清词章之士奉为准则,明潘恩撰《诗韵辑略》,其后潘云杰复撰《诗韵释要》五卷,潘氏为云间(今上海市松江县)人,生平不详。《天禄琳琅书目前编》卷七谓该书附以《古韵释要》、

  • 增修登州府志

    六十九卷,首一卷。清方汝翼、贾瑚修,周悦让、慕荣干纂。方汝翼,登州府兵备。贾瑚字翠岩,山西夏县人,进士出身,光绪四年(1878)任登州知府。周悦让,郡人,官至员外郎。慕荣干,进士出身,翰林院编修。贾瑚

  • 希古堂文甲集

    二卷。《乙集》六卷。清谭宗浚(1846-1888)撰。谭宗浚字叔裕,广东南海人,谭莹之子。同治年间进士,授编修,官至云南监法道。宗浚好游历,所到之处必探名胜,曾与陈铭圭游罗浮,相互酬唱,颇见情趣。宗浚

  • 史记

    一百三十卷。汉司马迁撰,褚少孙补。司马迁(前154-前86年?),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县)人。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是司马谈之子。司马谈任武帝太史令,有修史的任务,但未完成。司马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