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补亡论
二十卷。宋郭雍(1095?-1187)撰。郭雍,字子和,号白云先生,洛阳(今属河南省)人,后隐居峡州(今湖北宜昌市东南)。作者早年业儒学,后潜心医学,另著有《郭氏传家易说》。此书为作者研究伤寒学成果,又名《仲景伤寒补亡论》。原书分七十余门一千五百余条,宋时刊本毁于兵火,遂失其第十六卷并后附方药五卷。今存清道光刊本内容为:卷一列伤寒名例十问,叙论五问,治法大要九问,脉法、刺法六问,仲景元化五问;卷二至卷三论仲景辨脉、平脉法;卷四至卷七为内经统论及伤寒六经证治;卷八至卷十二分叙汗、吐、下、温、灸、刺、水、火之法;卷十三至卷十五论两感等证;卷十六缺;卷十七至卷十八为痉、湿、暍等证;卷十九至卷二十为妇、儿诸证。作者研究《伤寒论》,认为该书已有残缺,故常取《素问》、《灵枢》、《千金方》、《类证活人书》以为参证,并折中宋代伤寒名家朱肱、庞安时、常器之三家之说,以补仲景原书阙略。常氏之书未能传世,而散见于郭雍此书,尤足珍贵。作者精研伤寒,多于平凡细微处显其灼见。如对太阳病有汗无汗二症研究,一般均以表虚表实言之,而郭氏则详论其理,为伤寒学创立了“卫气不共荣气和谐”的理论,足以开后人之茅塞。再如对厥病认识,郭雍首先强调要正确识其病、辨其证、究其因。他认为:“厥者,逆也。凡逆皆为厥。”而伤寒之厥,乃毒气并于阴经或阳经所致,与阴阳正气偏胜而厥者不同。其次,他引《素问》之说,提出寒厥手足冷,而热厥手足烫的创见,纠正了历来医家多以为厥证手足皆冷,而忽略《素问》热厥理论的偏执,丰富发展了仲景伤寒学说。书中将仲景原文与后世注文混杂,为其不足之处。此书对研究伤寒学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有明万历二年(1574)刘氏刊本,清道光中刊本,1959年上海科技出版社铅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