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伤寒辨证

伤寒辨证

四卷。清陈尧道(生卒年不详)撰。陈尧道字素中,三原(今属陕西)人。著有《伤寒痘疹辨证》、《痘科辨证》等书。陈氏《伤寒论》详于治外感伤寒病,略于治外感温热病,且仲景“随经施疗,要不外于辨别表里虚实,阴阳寒热”,故汇集宋元以来诸家之说,以刘河间、王履为宗,于康熙十八年(1679)撰成此书。全书约五十万字。卷一为总论,论述运气、诊脉、察色、辨方宜等十四个论题。又论述表证、表虚证、表实证、里证、里虚证等;卷二、卷三列诸证,包括对阳证、阴证、阳毒、阴毒、百合病等六十九证的论述;卷四为诸方,对麻黄汤、桂枝汤、大柴胡汤等一百二十二方进行论述。书中以阴、阳、寒、热、虚、实、表、里为纲,对伤寒或于伤寒有关杂病详加辨析,从而使伤寒、温热及疑以难辨诸证得以鉴别,并使经方与时方得以结合。陈氏此书多采王履、刘河间二家之言,而补其未备,亦间引戴原礼、陶华、张介宾、张璐之说。陈氏偏重于治温热,而不外于《伤寒论》之范畴,能就仲景之言,达其未达之意,随证详辨,明其所以。对后世学习和研究《伤寒论》有一定参考价值。有康熙十八年(1697)家刻本,195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据嘉庆刊本影印本

猜你喜欢

  • 花王阁滕稿

    一卷。明纪坤(约1636年前后在世)撰。纪坤,字厚斋,河北献县人。生卒年不详。崇祯中诸生。是集后有其孙纪容舒跋,称坤少有经世志,久而不遇,乃息意逃禅。晚年所居曰“花王阁”。取文章无用,如牡丹之华而不实

  • 分毫字样

    一卷。无撰人名氏,清马国翰辑本。马氏序曰:“《分毫字样》一卷,撰人缺。按《唐志》有欧阳融《经典分毫正字》一卷。《崇文书目》曰:唐太常博士欧阳融撰《辨正经典文字》,使不得相乱。篇帙今阙。全篇止《春秋》中

  • 霞绮楼仅存稿

    一卷。清李道漪(生卒年不详)撰。李道漪,字蕙清,浙江嘉兴人。此书与汤淑清著的《晚香楼诗词稿》、濮贤嫏著《意眉阁诗词》合刻名为《李氏诗稿》。书前有其兄李道详写的记。书后有:“女兄李道沅、姨甥濮思弇、思祜

  • 相山集

    三十卷。宋王之道(1093-1169)撰。王之道字彦猷,自号相山居士,庐州濡须(今安徽合肥)人。宣和六年(1124)与兄王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调历阳丞,绍兴初,通判滁州,因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

  • 二程外书

    十二卷。二程门人所记,朱熹编辑。成书于乾道九年(1178)六月。是书属于其门人搜辑的余篇及语录;又取诸人集录,参伍相除,得此十二篇,以为外书。凡采朱光庭、陈渊、李参、冯忠恕、罗从彦、王蘋、时紫芝七家所

  • 诗纬推度灾训纂

    一卷。清胡薇元撰。篇中“君子悉心研虑,推变见事也”条,引《匡衡传》:“诗者原性情而明人伦也,故治诗必通律历阴阳,而旁极乎性命之原,善推祸福以著,斯乃告往知来,圣门言诗之微旨也”;“烨烨震电”条,引京氏

  • 翊运录

    二卷。明刘廌编。刘廌字士瑞,青田(今属浙江)人,生卒不详。明代诗文作家诚意伯刘基之孙,刘琏之子。洪武二十三年(1390)袭封诚意伯,次年被贬归里,筑室于里第西鸡山下,取名“盘谷”。洪武三十年(1397

  • 二郎神

    登燕子矶秋眺岷峨万里,见渺渺、水流东去。指远近关山,参差宫阙,起灭长空烟雾。南望沧溟天边影,辨不出、微茫尽处。叹三楚英雄,六朝王霸,消沉无数。 从古,长江天堑,飞艎难度。自玉树歌残,金莲舞罢,倏忽飞乌

  • 注疏考证

    六卷。清齐召南(1703-1768)撰。召南字次风,号琼台,晚号息园,浙江天台(今天台县)人。幼称神童。乾隆初举博学鸿词科,授庶吉士,再大考,为一等一名,授内阁学士,累官至礼部侍郎,坐罪削职。所著还有

  • 香草校诗

    八卷。清于鬯撰。于鬯有《校周易》已著录。是编从胡承珙《毛诗后笺》之说认为诗序可分为作诗与序诗两类。作诗即专就一事一物比兴成文,所要表述的意志情趣尽在篇句之中。序诗则撮举众诗美刺之意,一诗所歌咏者往往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