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勾股图解

勾股图解

二册。清陈厚耀(1648-1722)撰。陈厚耀,字泗源,号暑峰,江苏泰州人。康熙丙戌(1706)进士,后经李光地推荐,于1708年进京,与梅文鼎之孙梅珏成共同修书于蒙养斋,并常同康熙讨论天文、数学问题,颇得赏识,授中书科中书之职。1713年书修成后,又与梅珏成等编纂《律历渊源》。后晋升国子监司业,擢左谕德兼翰林院修撰。1719年因病告退。著作有《春秋长历》一卷、《八表根》一卷、《续增新法比例》四十卷、《勾股图解》二册。据当代学者李倍业考证,《勾股图解》写于1713年之前。全书分两大部分:一是以两数求勾股,相当于《数理精蕴》中的“勾股弦和较相求法”;另一是以积求勾股,相当于《数理精蕴》的“勾股积与勾股弦和较相求法”。以两数求勾股源于杨辉的“勾股和较十三事”,知其两事解此直角三角形问题。此类问题共有七十八种,《勾股图解》作出了其中五十种,其余可在此基础上推得。与《数理精蕴》相比,《勾股图解》继承了我国传统的勾股术,并具有自己的特色。例如勾股定理的证法,利用弦图,证曰:“股方斜出于弦方之外,而以弦长为度,又以勾方亦斜出于弦方之外,而与股方相连,则其斜出之两勾股形即弦方中所空之两勾股形。若移置入内,则适成一弦方也。”显然在此利用了“出入相补原理”。又如:“已知勾和股弦和,求股、弦。”其解为:“勾自乘,股弦和自乘,两数相减,余数折半,以股弦和除之得股。”由此可见陈厚耀完全继承和发扬了传统的勾股术。第二类问题是已知勾股形的面积,另知十三事中的一事,以解勾股形,其中共有十三个问题,《勾股图解》中解决了九个问题,另有四问均有题无解。《勾股图解》开头有一小引曰:“有积即可求勾股,为前六归开方之术是也。然此唯正勾股可用,即勾三股四弦五之率耳。至于变勾股之生率不一,必须有积有弦(或有勾或有股),然后可推。今略举数条,并释其义,其余亦可推类而得之。”在解答此类问题方面陈厚耀多有创新之处。例如:“有勾股积有弦,以求勾求股”,陈厚耀认为:“此法检《算法统宗》、《数度衍》、《勾股义》、《同文算指》并阙。今拟一法于此。”其解法为:“四因积,以弦自乘,两数相减,余数开方为勾股较。又倍积,以勾股较为带纵,开方除之,得勾。”这一解法与《数理精蕴》中相同,可见这部分内容陈厚耀参加了编写。在全书卷首有一篇“钦授积求勾股法”,单独成篇,是康熙的著作。《勾股图解》原本是否刊刻出版不详,现传本为李倍业1956年所得手抄本,共六册一函,其中《勾股图解》两册,《算法原本》一册,《直线体》一册,《堆垛》一册,《借根方比例》一册。现藏陕西财政专科学校李倍业处。另外李倍业《〈陈厚耀算书〉研究》一文(载《数学史研究文集第三辑》)对《勾股图解》作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猜你喜欢

  • 豫乘识小录

    二卷,清朱云锦撰。朱云锦,字絅斋,直隶永清县(今属河北省)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举人,嘉庆二十二年(1817)游幕河南,笔录其见闻,纂成书。全书分上下二卷,上卷分圣驾巡幸中州恭纪,田赋说,耗羡章

  • 经世格要

    二十八卷。明邹泉(生卒年不详)撰。邹泉有《尚论编》。本书成于万历年间。本书的体例以其故实分隶六官。六官之下又各立若干子目。附以诸儒之论。其书很有条理。所收辑的内容大多出自《文献通考》、《大学衍义补》等

  • 观堂集林

    二十卷。清王国维(1877-1927)撰。王国维,字静安,一字伯隅,号观堂,又号永观,浙江海宁人。清秀才,近代学者。早年结识清末学部参事罗振玉,就读于东文学社。1901年赴日留学,翌年回国,任南通、苏

  • 新修怀庆府志

    三十二卷,首一卷,图经一卷,清唐侍陛修,洪亮吉等纂。唐侍陛,江苏甘泉(今江苏江都县)人,荫生,乾隆五十一年(1786)任分守彰卫怀三府地方兼管河北河务水利兵备道。洪亮吉(1746-1809),字君直,

  • 环翠堂坐隐集选

    四卷。明汪廷讷撰。汪廷讷,字昌朝(一作昌期)无如,号坐稳,别署无无居士、全一真人,清痴叟。安徽休宁人。生卒年不详。此集为古今体诗一卷、词一卷、南北曲一卷、随录一卷。萧和中序称,廷讷本有《环翠堂集》三十

  • 春秋集传

    十六卷。清汪绂(详见《周易诠义》)撰。汪绂是清代著名学者,学术宗宋代五子,著作很多。《春秋集传》折衷四传(《左传》、《公羊传》、《穀梁传》及胡安国《春秋传》),以己意加以评断去取。在自叙中说,他对四传

  • 陈后冈诗集

    一卷。《文集》一卷。明陈束(约1501-1543年间在世)撰。陈束,字约之,号后冈,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郊)人。嘉靖八年(1529)进士。授礼部主事,官至河南提学副使。陈束,少聪慧。会稽侍部董玘重其才,

  • 楚辞九歌解

    一卷。清顾成天(详见《离骚解》)撰。本书有顾氏康熙四十九年(1710)春日自序,同学周彝康熙五十三-五十四年(1714-1715)序及同学黄之隽康熙五十二年(1713)序。此书收《九歌》并为九篇,即二

  • 徵吾录

    二卷。明郑晓撰。郑晓详见《禹贡图说》。郑晓最初撰写《吾学编》,记载明代当时之事,后又缕分条析成《今言》三百四十余条,后来又将《吾学编》、《今言》撮其指要,以成是编。其体例略与纪事本未相近。全书共三十一

  • 三经谊诂

    不分卷。近人马其昶(详见《毛诗学》)撰。书名所题三经,指《孝经》《大学》《中庸》。在自序中称,圣人之道“莫切于《孝经》,莫辨于《大学》,莫邃于《中庸》。”郑玄认为,《孝经》是孔子所作,马其昶谓非孔子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