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唐写卷子本说文解字残卷

唐写卷子本说文解字残卷

此残卷有九十四行,每行两篆。每篆分为三栏:上栏篆文,中栏音切,下栏说解。皆为木部,“祖”字起,“楬”字止,共一百八十八字。然首行两篆仅存“木”旁,十五行上下两篆全损,九十二、九十四两行古文“柙”字和篆文“”字并损,故尚存正篆及重文一百八十二字。原为独山莫友之所藏,继归浭阳端方。末有宋米友仁、元俞松、清曾国藩、吴云、翁同和、杨守敬、沈曾桐、陈宝琛题记。此本就是据原本影印的。莫氏据“栝”字缺笔避德宗嫌名,“”的声旁“恒”字缺笔避穆宗讳,断定此写本为中唐人所书。刘毓崧据《开成石经》祧庙讳皆不缺笔之例,以此本书“旦”为“旦”,于睿宗讳仍缺,定在睿宗祧于宪宗祔庙之前,则当为唐元和十五年(820)以前的写本。此写本的篆文次第、音切与说解,与二徐本不同处极多,为许书的考订提供了珍贵的资料。《续修四库提要》云:“独‘樴’篆偏旁之‘戠’从‘’不从‘音’,为许书未经误写的原篆,幸赖有此本之仅存,于两千年来,‘戠’字所阙之音义,所误之篆体,悉可据以补正。按‘戠’甲文作,从弋从▽。弋象斜斫之形,于义为橛。▽即古帝字初文。乃从弋帝声之字,为古标識之識字。又作,即啻字,又变帝声而为啻声。金文作,其即演变之体。自小篆变弋为戈,各本误为音,‘戠’字的音义遂晦。……今此本‘’旁‘戠’篆之从,其体即金文作之演变,其字即古文‘識’字之异体,其递嬗之迹,正历历可寻。”(冯汝玠)此原件现藏于日本大阪杏雨书屋。清同治二年莫友芝覆刻传世,并加笺识按语,题名《唐写本说文解字木部笺异》。

猜你喜欢

  • 经义考补正

    十二卷。清翁方纲(详见《诗附记》)撰。《四库全书总目》把朱彝尊《经义考》列入史部目录类,很不合适。张之洞《书目答问》把它列入经部总义类,较为妥当。方纲本书也是如此。本书虽多补正,但往往有举其细而遗其巨

  • 柘坡居士集

    十二卷。清万光泰(1712-1750)撰。万光泰字循初,一字柘坡,秀水(今浙江嘉兴)人,年三十九岁。乾隆元年(1736)荐举博学鸿词,乾隆庚午(1750)举人。万光泰博学工诗文,善画山水,尤精于数学,

  • 陆篑斋集

    十卷。《外集》二卷。明陆垹撰。生卒年不详。陆垹生平见《篑斋杂著》一卷辞目。此集为郁天民所编。外集二卷,而附录为诰敕、志状及赠送,诔奠的文和士民颂德的内容。徐阶志其墓,称垹读书耻为章句,尝曰:“人心与事

  • 太古遗音

    无卷数。明杨抡(生平见《伯牙心法》)撰。此书卷首有四言赞一篇。其中有上古琴样一篇,从伏羲、神农直至明代刘伯温共三十四人,每人所用琴皆绘有图,实无根据。又绘钟子期之像,而以自己之象绘于钟子期像之旁,尤为

  • 诗经小学录

    四卷。清臧庸(1676-1811)撰。臧庸本名镛堂,字在东,更字西成,号拜经。江苏武进县人。臧琳的玄孙。清代经学家。师事卢文弨,并从钱大昕、段玉裁等讨论学术。曾助阮元编辑《经传纂诂》、《十三经注疏校勘

  • 周易衍义

    十六卷。元胡震撰。胡震生平不详,其自署曰庐山深溪,又题将仕佐郎、南康路儒学致仕教授。书前有《序》,作于大德九年(1305年),自云:“少读《易》于协正何先生子举、刘先生均堂,长饶先生鲁之门”,则饶鲁之

  • 世穆两朝编年史

    六卷。明支大纶撰。大纶字华平,又字心易,嘉善(今属浙江)人。万历进士。由南昌教授擢泉州推官。谪江西布政司理问,终于奉新知县。著有《世穆两朝编年史》、《华平集》、《华萃词》等。是书成于万历二十四年(15

  • 长林四世弓冶集

    五卷。清林其茂(生卒年不详)编辑。其茂字培根,侯官(今福建)人。乾隆进士,知山阴县。著有《山阴集》、《归田遗草》等。此集为林其茂搜其家四世之诗合为此编。其中,林其茂曾祖父朴逸,字德子,顺治十七年(16

  • 升庵新语

    四卷。明王宇(生卒年不详)编。王宇,字永启,闽县(今福建省闽侯县)人。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官至山东提学参议。此书完全抄撮于杨慎的丹铅诸录,而仅存其十分之一,但所择又不为精,杨慎原书俱存,此

  • 医贯砭

    二卷。清徐大椿(详见《神农本草经百种录》)撰。徐氏针对明清温补之风盛行,择赵献可《医贯》背理之处详加辨析,予以贬斥。明赵献可推崇薛己的温补学说,作《医贯》阐述薛氏《医案》之说,其书以命门、真水、真火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