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大学讲义

大学讲义

萧隐公撰。隐公原名炎,后称隐公,广东梅县人。光绪三十二年(1906),隐公与同人在北京法源寺讲《大学》,因操方言,听众不多,乃著此书。卷首附开讲通告,有恽毓鼎序文以及隐公的自序。大意以为《大学》之道一句,总挈全部。下三句申发阐明学道之所在。正文在明明德,二个明字有人事与天然之别。程朱补释“格物致知”之义,是以《大学》为始教,必使天下之物,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致极。此属于安而后能虑,知止而后有定,而后能静,能安。又以为欲明明德,合格物别无可由之路,欲格物舍慎独别无可入之门。全部引申譬喻,曲畅旁通,皆阐发格物的功效。还以为意、知、物三者不可分离,缺一不可。全书议多创辟,恽序称其深造自得,于《大学》特真契圣源。该书有民国元年(1912)排印本。

一卷。清苪城撰。城字岩尹,江苏溧阳(今江苏溧阳)人。是书无序例,大旨全宗朱子《章句》。又《章句》一书,诂义虽精,然间有过简之处与不相连接之处,苪城于是撰此书以便体会周洽。是书分章分节逐步解说,每章有总释,每节有分释,也有合数节总释的,如正心修身两章,有总旨,又有正修的全旨,修齐的全旨,齐治的全旨,治平的全旨。无非欲使一节之中,句句通贯,一章之中,节节通贯。合而观之,则全书无不通贯,不为钩深索隐,达意而止。是书全依朱注,不敢稍违,且多涉及章法字法。是书尚有原本。该书有光绪七年(1881)平陵书院重刊本。

① 一卷。清朱用纯(1617-1688)撰。用纯字致一,号柏庐,江苏昆山(今江苏昆山)人。清理学家。其学恪守程朱,专倡主敬。所著《治家格言》(也名《朱子家训》),清中叶后传播甚广。还有《大学中庸讲义》、《柏庐外集》等。是书为与门人弟子讲究而作,意在切实可行。对经旨与朱注,俱体会至微。如谓欲读《大学》,须先识《大学》。章句说大学乃大人之学。朱子恐人误为有位者说,故云大人乃对小子之学而言。谓格物致知,心虽主于一身,而实管乎天下之理。理虽散于万物中,实不外一人之心,理在物亦在心,所谓体用一原,显微无间也。谓为己为人即诚与伪,而此心诚伪之分,见于事则为义利,在人品则为君子小人,在治道则为王霸之异。谓新字不但去其旧染之污为新,虽旧污既去必逐日有一番振刷精神,便逐日有一番鲜新气象。谓自欺关头,断开不得。初间自欺,犹不能安,及因循惯,必且认欺为慊。不明之人,不叫做欺,知之而故昧之者叫做欺。不明之害小,自欺之害大。如此之类,说理极透。而所以提醒学者,尤为警切。是书有康熙间刊本。② 一卷。清李文炤撰。文炤,字元朗,号恒齐,湖南善化人。康熙举人,主讲岳麓学院数年。著有《周易拾遗》、《周礼集传》、《春秋集传》、《太极通书拾遗后录》、《西铭拾遗后录》、《正蒙集解》、《家礼拾遗》。是书为其掌教岳麓时所作。前有自序,认为《大学》一书,古本舛误,程子加以考定,朱子定为经一章、传一章。然格物致知之说,后儒众说纷纭,越远越失其真。偶于《说郛》内,得石经大学一帙,才知所先后,知道止知本为格致之义,既无缺佚,也无衍文。朱子考定时,南北之书未统一,无从得此本而折衷。读《章句》、《或问》者,不妨并存此书,相互参稽。八章之后,又作《石经大学辨论》一篇为问答,以申其说。《考大学》,本为《礼记》中的第四十二篇,现刻《十三经注疏》中,条理脉络,极为分明。该书有道光三十年(1850)刊本。

猜你喜欢

  • 武昌县志

    ①八卷,清熊登修,孟振祖纂。熊登,字仲升,号定涛,江西南昌人,贡生,官武昌知县。武昌附近省治,民俗物产,甲于他邑,而宋、元以前图志,已不可考。明永乐以后,张琦、李荣等先后纂述,代有作者,但或沿革于习闻

  • 中庸述义

    二卷。清黄锡庆撰。是书无序例,开卷冠以全旨一篇,大旨专宗《章句》,故以《述义》为名,间或弥补疏漏,还是述之意。如解《中庸》,称中是古圣相传之道统心法,至精至大。孔子恐人不易识,及舍近而求远,所以加一“

  • 忠节录

    六卷。明张朝瑞撰。朝瑞字子祯,海州(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人。生卒不详。隆庆二年(1568)进士,官至南京鸿胪寺卿。先是,有宋端仪《革除录》、郎瑛《萃忠集》等17家记载明初逊国诸臣的事迹,但此类著作互有

  • 小学类编六种

    三十六卷,附刻一种一卷。清李祖望(1814-1881)编。祖望字宾嵎,江都(今江苏扬州市)人。长于诗文,兼通小学。著有《古韵旁证》十四卷、《说文重考》十六卷、《说文统系表》等,均传于世。《小学类编六种

  • 字典部首音解

    一卷。清冯金鉴(1621-1687)撰。金鉴字心兰,又字藻卿,晚年别号蛰存,浙江桐乡人。同治六年(1867)举人,光绪二年(1876)进士,选庶吉工,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四川川北兵备道。著有《五音反切图

  • 九峰精舍壬辰集

    一卷。清王棻辑录。此书亦为王棻主讲九峰精舍时的课士之作。共十三篇。其文多短篇,故卷帙不及辛卯集五分之一。而不泥旧说,时出新意,则往往与辛卯集相同。如“居德则忌解”,取王注明禁之说;“杂卦传大过以下卦不

  • 医书纂要

    见《丹溪纂要》。

  • 蛾术篇

    八十二卷。清王鸣盛(1722-1797)撰。王鸣盛字凤喈,号礼堂,嘉定县(今上海市)人。乾隆间进士,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著有《十七史商榷》一百卷、《尚书后案》三十卷等。《蛾术编》是王鸣盛的一部杂考

  • 周髀算经

    二卷。音义一卷。佚名著。全书七千余字。原称周髀,唐代始用今名,立于学官。髀者股也。周代于地立八尺之表以为股,其影为勾,故称周髀。其书有关天文学方面,主要阐述盖天说和四分历法,璇玑四游的文字证实当时已观

  • 阴符经质剂

    一卷。明方时化(详见《易引》)撰。前人研究《阴符经》者,多达数十家。唐宋学者以道家、兵家、神仙家言释经。自金代刘处玄始,参以佛经解之。明代焦竑喜谈禅说,亦以佛理释经。方时化作《阴符经质剂》,认为“阴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