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禄识余
二卷。清高士奇(详见《春秋地名考略》)撰。是书乃高氏官至礼部侍郎时,广览皇室藏书,杂采宋、明两代儒学,编辑缀撰而成。杭世骏《道古堂集》有此书跋称:“今观其书,……迹其所证引辩说,大半皆袭前人之旧。一二偏解,时有牴牾。”版本有《说铃》(康熙本、道光本)前集,清宣统至民国间上海国学扶轮社《古今说部丛书》本,1915年上海文明书局石印和1986年10月浙江古籍出版社影印《说库》本。
二卷。清高士奇(详见《春秋地名考略》)撰。是书乃高氏官至礼部侍郎时,广览皇室藏书,杂采宋、明两代儒学,编辑缀撰而成。杭世骏《道古堂集》有此书跋称:“今观其书,……迹其所证引辩说,大半皆袭前人之旧。一二偏解,时有牴牾。”版本有《说铃》(康熙本、道光本)前集,清宣统至民国间上海国学扶轮社《古今说部丛书》本,1915年上海文明书局石印和1986年10月浙江古籍出版社影印《说库》本。
一百三十卷。明蒋之翘撰。蒋之翘,字楚稚,秀水(今属浙江)人。是书是对《晋书》作了删削而成。朱彝尊在《静志居诗话》中称其“尝详对《晋书》,镂版以行。”而《嘉禾征献录》则又称其有《晋书注》一百三十卷,此本
二卷。明丁肇亨(生卒年不详)撰。肇亨,字茂嘉。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丁元复之子。是编前有崇祯三年(1630)国子监司业经筵日讲官陈仁锡及崇祯五年(1632)闽观察使用绍芳所作序文。上卷为五七言律、绝诗
一卷。宋莫君陈撰。生卒年不详。莫君陈,湖州(今浙江)人。生平仕履情况不详。书中称授知婺州朝辞,有札子权刑部郎中,则曾以朝官典郡。其书所记皆当时杂事,篇数极少,而且缮写错误和脱漏之处较多,无法卒读。《四
三卷。元朱世杰(生卒年不详)撰。朱世杰字汉卿,号松庭,寓居燕山(北京附近),他精通《九章》,旁通诸术,曾以数学名家周游湖海二十余年,四方来学者日众,到扬州时,踵门而学者云集,可见他是一位数学家和数学教
十五卷。北宋末南宋初陈善(生卒年不详)撰。陈善字敬甫,又字子兼,号秋塘,福州(今福建福州)罗源人。生平事迹不详。据卷首门人陈益序称,陈益自入乡校即闻先生大名,后从其游,成为弟子,知道陈善著有《窗间纪闻
十二卷。明乔中和撰。中和字还一,河北内邱人。崇祯中由拔贡生官至太原府通判。此书解经,大致宗程颐、朱熹。前列图说,次卦象、次《彖传》、次爻象、次《文言》、次《系辞》、次《说卦》、次《序卦》、次《杂卦》,
一卷。清徐宗干(1796-1866)自述。宗干字树人,江苏南通人。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进士,历任山东曲阜、武城、泰安等县知县,高唐、济宁等福建巡抚等官,著有《斯未信斋文集》行世。谱主卒于同治五年
二卷,清王炳绅修,黎申产编辑。王炳绅,字云书,云南省宾川县人。光绪八年(1882)任宁明知州。黎申产,号崧山,壮族,广西宁明人,道光二十六年(1846)举人,庆远府学训导,归故里任宁江书院山长二十年,
十九卷。明李文察撰。李文察籍贯不详,嘉靖十七年(1538)年进士,在官辽州同知时,上疏奏进此书,被诏授为太常寺典簿。其书有《古乐筌蹄》九卷,《律吕新书补注》一卷,《四圣图解》二卷。李文察平生所学俱见于
八卷。宋王苹(1082-1153)撰。王苹,字信伯,福清(今福建福清县)人。绍兴初,平江守孙佑以德行荐于朝,召对赐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累官左朝奉郎,著作佐郎。王苹学出程门,资禀清粹,不附秦桧,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