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寺则例
一百三十五卷。官编本。是书卷一为题请,谓祭祀日期,卷二为祀等,谓分大、中、群祀,卷三为演礼各项,卷四阅祝版各项,卷五笾豆牲牢各项,卷六服色各项。以下为大祀、中祀、群祀、告祭、兴工告祭、巡幸盛京、恭谒祖陵、巡祭、祀赋工程、库贮、官属等项,共为一百二十九卷。书后另辑六卷,为圜丘升配、祈谷坛升配、方泽升配、太庙升配(附)、两庑配飨、奉先殿升(附),恭进册宝加上尊谥等项。是书专讲祭祀之仪,可与《清会典》中有关内容互相参照。有道光官刊本。
一百三十五卷。官编本。是书卷一为题请,谓祭祀日期,卷二为祀等,谓分大、中、群祀,卷三为演礼各项,卷四阅祝版各项,卷五笾豆牲牢各项,卷六服色各项。以下为大祀、中祀、群祀、告祭、兴工告祭、巡幸盛京、恭谒祖陵、巡祭、祀赋工程、库贮、官属等项,共为一百二十九卷。书后另辑六卷,为圜丘升配、祈谷坛升配、方泽升配、太庙升配(附)、两庑配飨、奉先殿升(附),恭进册宝加上尊谥等项。是书专讲祭祀之仪,可与《清会典》中有关内容互相参照。有道光官刊本。
四卷。明王宇(生卒年不详)编。王宇,字永启,闽县(今福建省闽侯县)人。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官至山东提学参议。此书完全抄撮于杨慎的丹铅诸录,而仅存其十分之一,但所择又不为精,杨慎原书俱存,此
二十四卷,首一卷,清陈瑛纂修。陈瑛,乾隆年间任海澄县知县。县志首修于明崇祯五年,再修于清康熙三十二年。陈瑛任县令后,以旧志多有欠缺,又设局重修,而成此书。乾隆二十七年(1762)刻印。兹篇所载,大都平
十六卷。清吴熙载撰。熙载原名廷风,字熙载,以字行,号让之,仪征(今江苏仪征县)人。是书释以今地,多采齐次风、戴东原、徐呈伯、董方立、沈子敦之说,对《通览》中所载地名之异同沿革予以考证,指出其今名。熙载
二十四卷。明郑太和编。郑太和字顺卿,浙江浦江(今义乌)人,世称“义门郑氏”。生卒事履待考。是集成于元至正十年(1350)。裒辑宋以来诸家题赠诗赋及碑志、序记、题跋之类,为表扬义门而作。共为一编。前十卷
一千卷。清董诰(1740-1818)等奉诏编纂。董诰,字雅伦,号蔗林,邦达子,浙江富阳人。乾隆进士,官至内阁学士,充四库馆副总载,曾纂辑《满洲源流考》、《高宗实录》等。此书编纂始于嘉庆十三年(1808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一百九十一卷。李清撰。李清,字心水,号碧,晚号天一居士。明末清初史学家。明崇祯进士,官至大理寺左丞。入清不仕。有《澹宁斋集史论》、《女世说》、《史略正误》、《正史外史摘奇》、《二十一史同异》、《南渡录
二卷。英国人李理斐(生卒年不详)译,吴江任延旭笔述。庚子之乱,耶稣传教师及其家属在直隶,山西、山东、浙江、蒙古诸地遇害者,共一百八十六人,计英国九十八人,瑞典五十六人,美国三十二人,中以死于山西、蒙古
十四卷。明邹式金(约1653年前后在世)编。邹式金字仲愔,号木石,又号香眉居士,江苏无锡人。崇祯十三年(1640)进士,历任南京户部主事、南京户部郎中,入清后曾任福建泉州府知府。著有《香眉亭诗》、杂剧
一卷。清皮锡瑞(详见《尚书大传疏证》)撰。皮锡瑞是清末著名经学家、学者。该书以袁钧辑郑玄《发墨守》为底本,校订袁氏的疏失,并对袁氏失收的予以补证。休例是先列袁氏辑《发墨守》原文,将袁钧的考证文字以小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