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婆数槃豆法师传

婆数槃豆法师传

一卷。陈代三藏法师真谛(499-569)译。真谛,梵文音译为“波罗末陀”,亦名“拘罗那陀”,又译为“拘那罗陀”,意译为“亲依”。为南朝梁、陈时代僧人,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之一。印度优禅尼国人,后到扶南(今柬埔寨)传法。应梁武帝之请,于中大同元年(546)到达南海(广州),两年后来到建康(今南京)后游历各地,转而专心译经。他奉梁武帝之命,从清泰二年至承圣三年于正钦寺译出经论十部,二十卷。侯景之乱后,他避乱至广州,刺史欧阳请他住制旨寺译经,自陈永定元年至泰建元年,又译经四十部,共一百二十九卷。前后所译大都是有关无著、世亲所创的法相宗经籍。其译婆数槃豆法师传,即是宣扬此宗之作。《婆数槃豆法师传》大致记述世亲,无著事迹也见载其中。无著与世亲原是昆弟,世亲同名婆数槃豆沙,后人以婆数槃豆沙专指世亲。因此,此传就是世亲的传记。世亲,约四五世纪北印度富娄沙富罗国人,为古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创始人之一。他博学多闻,遍通典籍,后从师佛陀蜜多罗法师。有称他遍通小乘十八部教义。不信大乘,认为大乘是“非佛所说”。因无著苦劝,转从兄遍学大乘教义,并广著大乘论书,解释《华严经》、《大涅槃经》、《法华经》、《般若经》、《维摩经》、《胜鬘经》等。并著书详论瑜伽行派理论。著述很多,主要有《大乘庄严经论释》、《辩史边论》、《金刚经论释》、《十地经论》、《净土论》、《二十唯识论》、《唯识三十论颂》、《摄大乘论释》、《大乘成业论》、《大乘百法明门论》、《大乘五蕴论》、《佛性论》等书。《婆数槃豆法师传》对了解世亲生平及其佛教信仰等有一定参考价值。现见版本有大正藏本。

猜你喜欢

  • 长子县志

    ①六卷。清郭守邦修,霍燝纂,徐竑廷增修,徐介增纂。郭守邦字金瓯,陕西西宁卫人,拔贡出身,康熙二十二年(1683)由两当县调任长子县任知县。在任六年,以老乞休。徐竑廷字起庵,江苏武进县人,出身监贡,康熙

  • 崔东壁行略

    一卷。清陈履和撰。履和清中叶云南人,为著名经学家、史学家崔述(详见《孟子事实录》)门人,刻有崔述遗书88卷。此书所记即崔述事迹,尤详于崔氏任福建罗源、上林知县时的治绩。此书有嘉庆年间刊本。

  • 将乐县志

    十六卷,首一卷。清李永锡纂修。李永锡,曾任将乐县知县。邑志自明万历间知县黄仕正重修后,一直未再修。乾隆三十年(1765)李永锡又设局纂辑志乘,历数月告竣,刻印。兹篇立意标新,然条目混乱,记述芜杂寡要。

  • 石城县志

    九卷首一卷末一卷,清蒋廷桂修,陈兰彬纂。蒋廷桂,江苏吴县(今苏州)人,举人,光绪六年(1880)任石城知县,十三年(1887)复任,十七年(1891)复回任。陈兰彬(1816-1894),字荔秋,广东

  • 礼纬

    不分卷。清黄奭辑。据隋、唐史籍载有《礼纬》三卷已亡逸。黄奭从群书引文中辑出仅二十五条。其书主要内容是帝王兴起与天象的感应、天子的仪容服色以及正朔等事。汉代通行的《仪礼》本是士礼,天子之礼只是士礼上推而

  • 孝经集解

    ① 一卷。清蒋永修(生卒年不详)撰。永修字慎斋,号纪友,宜兴(今属江苏)人。顺治四年(1647)进士,官至平越府知府,湖广提学副使。著有《慎斋遇集》。该书依照《孝经》之文诠释,以训童蒙。本与《小学》合

  • 今古文孝经汇刻十六种

    十六卷。清王德瑛编。王德瑛,生卒年事迹均不详。汉时《孝经》分《今文孝经》和《古文孝经》。《今文孝经》为汉代著名经学家郑玄所注,《古文孝经》为孔子后裔,汉代经学家孔安国所传。秦始皇为了消灭一切反秦势力,

  • 扬城殉难续录

    三卷。清末郑章云(生卒年不详)辑。章云字士烺,扬州人。该书继刘孟瞻、吴熙载所集《扬城殉难录》而作,记太平天国战事中扬州死难之人。始于咸丰三年(1853年)扬州城被攻陷,上中卷为官吏、士绅,下卷则为妇女

  • 论语梁氏注释

    晋梁觊撰。清马国翰编辑。觊天水人(今甘肃天水)。国子博士。《隋书·经籍志》载晋国子博士梁觊注《论语》十卷。现亡佚。《经典释文》、唐志并同。皇疏引作梁冀,因冀觊音同。马国翰为别于汉跋扈将军梁冀,仍依隋唐

  • 道德真经玄德纂疏

    二十卷。唐末强思齐(生卒年不详)撰。强思齐,字默越,濛阳(今属四川彭县)人。他自幼即探讨玄关秘要,深得妙旨。前蜀王建赐号玄德大师。所撰《玄德纂疏》约成书于前蜀乾德二年(920),卷首有杜光庭序文一篇。